山竹凭借紫皮白肉的独特外观和清甜口感,被誉为“果中皇后”,但在营养层面却并不出众。
它的膳食纤维含量只有0.4克/100克,比不上我们常吃的苹果和橙子;维生素C含量只有1.2毫克/100克,仅为橙子的1/30;钾含量为48毫克/100克,都不及香蕉的1/5。
另外,虽然有文献提到山竹的抗氧化性较为突出,但主要归功于山竹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呫吨酮类化合物、花色苷和原花青素等。考虑到正常情况下吃山竹的时候不会吃皮,所以这方面对于咱们来说价值不大。
01
山竹的热量怎么样
山竹的热量可不低,为72千卡/100克,和荔枝不相上下,比我们日常吃的苹果、葡萄、橙子、桃子、杨梅、草莓等都要高,更是甜瓜的近3倍。并且,山竹的糖含量也不低,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18克/100克,是杨梅、甜瓜、柠檬的近3倍。
对于正处于控制体重和减肥阶段的小伙伴不是很友好,1个山竹的可食部约为15~30克,可得控制好量。
02
如何挑选山竹
山竹属于藤黄科藤黄属植物。藤黄科植物分类特征之一是具有退化雄蕊或退化雌蕊特征。山竹可以无性繁殖,雄花只是个摆设,雌花不需要授粉就能自己结果。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融合生殖,这就意味着其后代是其母树的克隆。所以,山竹是名副其实的“水果皇后”。
山竹的种子一般认为是假种皮,现认为它与种子一样,是由内心皮壁细胞无性发育而成。山竹的“屁屁”上藏着挑选山竹的“密码”,在每一个山竹底部都有花朵形状的脐蒂,仔细数一下脐蒂上面的“花瓣”数量,就可以猜出里面果肉的瓣数了,脐蒂是柱头的遗迹,而柱头的数量与山竹子房的数量是一致的,一般是4~7片。
所以,购买山竹的时候,一定要看看它的“屁屁”,挑选瓣数多的哦!除了看好山竹“屁屁”的瓣数之外,还建议做到以下3点。
1
看外观
挑选果柄和萼片颜色比较绿,并且果壳颜色为紫红色的山竹,这样的说明还比较新鲜。如果萼片发黑、果壳呈棕褐色就是不怎么新鲜了。
2
捏一捏
虽然山竹的“脸皮”比较厚,但并不是坚硬的。新鲜的山竹果壳其实是较软的,捏一捏会有弹性,可自行恢复。如果山竹的果壳很硬,捏不动,那就是不新鲜了。这是因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伴随着果壳细胞新陈代谢,果壳会脱水,并且逐渐生成越来越多的木质素,也就变得越来越硬。
3
看大小
《GB/T 41625-2022 山竹质量等级》中将山竹分为3个等级,包括大果(L)、中果(M)、小果(S),其中大果单果重量>100克、中果为75~100克、小果为50~75克。
在市面上,商家把山竹按照大小、品质、重量分为不同的等级,包括:2A是小果;3A、4A是中果;5A、6A是大果,这个级别没有严格的定义,数字越大品质越好。2A的果子很小,只有乒乓球那么大,去壳以后也没剩下多少果肉了。如果钱包允许,就冲5A和6A吧,吃着过瘾。
03
山竹怎么贮藏
虽然山竹属于热带水果,但买回来的山竹建议放在冰箱4℃冷藏保存,但别存放太久,最多一周内吃完。否则果壳也会逐渐变得坚硬、果肉也会逐渐氧化变质,从乳白变成透明的白色,再逐渐变黄变质。这是因为山竹采摘后极易出现果壳木质化和褐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壳和果肉都会发生变化,持续代谢消耗营养物质,品质逐渐劣变。
山竹口感软甜滑嫩,汁水丰富,是夏季不可错过的美味。需要提醒的是:山竹热量高、糖含量不低,除了要控制好吃的量之外,吃完及时漱口以防糖分损害牙齿。
资料 |人民网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