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辣的能力
是人类随机点亮的天赋
有的人吃辣就像
做极限运动
一吃额头就库库冒汗
一顿饭下来眼泪鼻涕横飞
有的人吃辣却像呼吸一样自然
基本面不改色
那巨能吃辣 VS 一点辣都不能吃
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能吃辣,真的是身体素质更牛?
不是的
其实是基因赋予你的独特天赋
吃辣时流鼻涕
其实是身体在保护你
吃辣后的种种反应
本质上其实是个
被辣椒“揍痛”了的故事
所以说
辣味其实并不是一种味觉
而是一种痛觉
我们身体里有一种
负责感应「热」的痛觉感受器
--TRPV1--
通常会被
43℃以上的热水
pH<6.0的酸等激活
很多辛辣食物里都含有的辣椒素
也会激活它
身体误以为
你受到了高温或化学刺激
立即触发防御机制
接下来它会有两个操作:
● 分泌体液
来降温、稀释和清除刺激物
比如汗液、眼泪、鼻涕等
● 释放内啡肽来止痛
但辣椒的「辣」并不是真的「热」
只是用逼真的烫伤痛
从大脑那里骗来了
令人快乐的内啡肽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爱吃辣
越吃越爽的原因了
那能吃辣和不能吃辣
身体有什么区别呢?
具体分析如下:
● 一方面由基因决定:
人体内辣椒素受体 TRPV1 的数量
决定了人对辣的敏感度
受体数量多的人
对辣椒素的刺激反应更敏感
● 另一方面
环境和生活习惯
也会影响我们对辣椒素的敏感度:
长期吃辣
可能会增加辣椒素受体的耐性
对辣椒素脱敏
图源:soogif
长期吃辣VS一点辣都不吃的人,
谁更健康?
2021年,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北京大学等研究人员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的基于51万中国人群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爱吃辣,降低胃肠道癌风险。与不吃辣的人相比,每天吃辣的人,食管癌风险降低19%,胃癌风险降低11%,直肠癌风险降低10%。
但——也别忽略它的“反面”:
吃太辣容易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炎、胃痛;
有痔疮、肛裂的人吃辣是“雪上加霜”;
易上火体质吃太多辣,会导致口腔溃疡、咽喉肿痛;
对皮肤不好的人来说,辣也可能加重痘痘、湿疹。
所以,辣椒就像“调味界的刀子”——用得好,是宝;用错了,是祸。
图源:soogif
如何判断自己适不适合吃辣?
来,给你几条“辣椒适应力”自测小参考:
吃辣后胃里火烧火燎 ❌不适合,胃敏感
吃辣后立马拉肚子 ❌肠道刺激强
吃辣嘴破、上火 ⚠️ 建议减量、搭配凉性食物
吃辣食欲好、精神好 ✅适合吃辣体质
平时怕冷、手脚冰凉 ✅适度吃辣有助暖身
总结一句话:
最牛的体质不是“能吃辣”,
而是
“适合自己,能稳定舒适运转的身体”。
你是哪一派?
“辣到飞起也要吃”,
还是“碰一点辣都不行”?
欢迎留言唠唠~
/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