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被确诊为“多动症”时,很多家长瞬间跌入“万丈深渊”,求医治病、积极训练,钱花了不少,但效果却不尽人意。也许根源并不完全在于“多动症”,也有可能是孩子的眼睛出现了问题……
努力奔跑一年 却跑错了赛道
文文八岁了,从小有个小动作让妈妈暗自留心:阳光下总爱闭上一只眼睛。幼儿园时,去其他医院就诊,医生没查出明显问题。上学以后,眼睛似乎“好转”,但专注力问题却逐渐显露。写作业拖拖拉拉,每天一点点作业都像一场漫长的拉锯战;课堂里坐不住,小动作不断,总东张西望,被外界影响。老师忧心忡忡地提醒:"这孩子恐怕是多动症,试试感统训练吧。"
随后,妈妈花费数万块上感统课,一年训练下来,文文的训练成绩不错,动作完成和配合度也很高。可写作业时照旧无法专心,学习状态也毫无起色……
机缘巧合揭谜团 对症下药见成效
有一次文文在学校体检,发现视力异常,妈妈随后带他到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问诊眼科陈雪医生,在进行一系列专业的检查后,陈雪医生发现孩子不仅有近视,同时还存在间歇性外斜视——两只眼睛难以协作,一只总不自觉地"溜号"。陈雪医生进一步向妈妈解释道:“孩子的两只眼睛不能很好地协作,有一只眼睛容易往外转,这造成孩子看书写作业就不容易看清晰、很吃力,容易发生眼睛疲劳、调节过度,这是出现近视的原因,同时也是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原因。”
妈妈听后恍然大悟,原来那些年的闭眼,那些年的"多动",竟都是眼睛发出的无声求救。“怪不得做感统训练的效果不佳,原来是这样。我就觉得这孩子眼睛有点问题,可是到处看怎么都说没事呢?”原来,文文的间歇性外斜视并不严重,不需要手术治疗。所以,在手术医生的评判标准下,文文的眼睛是“健康”的。但这种情况,有时候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会愈发严重,进行视觉康复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量身定制训练游戏 三个月后奇迹发生
诊断结束后,陈雪医生通过我院眼科的视觉康复训练平台,采用美国行为视光学的理念和治疗方法,顺应儿童神经系统和视觉功能发育的特点,为文文量身定制了一系列的训练游戏。这些训练都是以视觉为核心,整合了前庭、本体、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能力,在游戏中帮助文文的大脑和双眼重新学习沟通,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从而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三个月后,奇迹悄然发生。
家里那个坐不住的孩子,竟能捧着书安静阅读一小时;作业本前不再需要妈妈反复催促,笔尖流淌出从未有过的专注。老师反馈中的"多动",也变成了越来越多的表扬。妈妈不禁惊叹:“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呀!”
在跟随文文视觉训练的这三个月里,妈妈对比曾经的感统训练才明白:感统训练固然好,但若视觉根基不稳,如同在流沙上盖楼,效果自然难达预期。
“多动”是表象 找到根源才能治本
据文献统计,多动症的发病率为5-7%,阅读障碍的发病率大约也是7%。国内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发现有多动症状,或者存在读书串行漏字、写字左右写反的情形。但这些被贴上"多动"或"阅读障碍"标签的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问题根源可能在眼睛。很多肌肉神经发育异常、眼球运动功能障碍、融像功能异常的儿童,也会出现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视觉空间辨识不清、字形相近时容易混淆的问题。
所以,文文的故事是一次警醒:当孩子被贴上"磨蹭"或"多动"的标签,不妨让专业眼科医生为他的双眼做一次深度"对话"。看清世界,是专注学习的起点;明亮协调的双眼,正是孩子心灵之舟平稳前行的第一面帆。
参考文献:
1, Nader Salari, Hooman Ghasemi, Nasrin Abdoli et al, The global prevalence of ADHD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tal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volume 49, Article number: 48 (2023)
2, Liping Yang 1,2, Chunbo Li 3,4,5, Xiumei Li 1,2, et al. Prevalence of Developmental Dyslexia i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rain Sci. 2022 Feb 10;12(2):240
3, Borsting, E., Rouse, M., & Chu, R. (2005). Measuring ADHD behaviors in children with symptomatic accommodative dysfunction or convergence insufficiency: A preliminary study. Optometry and Vision Science, 82(7), 588-592.
供稿|眼科 陈雪
编辑|业务拓展部 谢钰(实习)
责编|业务拓展部 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