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近期,头条作者“爱旅游的丽”在自己的头条号上发布了题为《2025盛夏,昆明凭啥让游客暴增60%?墙绘泼水火把节,打卡神器!》的文章,昆明夏季平均20℃出头的气温,赠予人间一座永不燥热的清凉城池。
文章中,作者分享了昆明各种火出圈的打卡胜地,有网红墙绘、斗南花市、咖啡文化以及专属于七月限定的火把节。当酷暑席卷全国,昆明的夏天则颠覆了人们对于“盛夏”固有的印象,昆明的夏天只有无处不在的清凉、猝不及防的清新和明亮饱满的色彩。
以下是《2025盛夏,昆明凭啥让游客暴增60%?墙绘泼水火把节,打卡神器!》原文,带大家来感受一下四季都“好在”的昆明。
2025盛夏,昆明凭啥让游客暴增60%?墙绘泼水火把节,打卡神器!
一面蓝花楹墙绘前,游客排着长队等待坐上蓝色座椅,只求与满墙花海拍出“人在画中游”的梦幻合影。
省文化馆转角处,“克哪跌”等俏皮方言墙绘前,游客争相模仿方言发音,笑声此起彼伏。
2025年,昆明旅游数据令人瞩目:春节接待国内游客1464.37万人次,旅游收入高达161.61亿元;“五一”假期再迎1261.27万人次游客,旅游消费136.96亿元,入境游订单同比暴增66%。这座城市正以全新姿态,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游客。
网红墙绘,城市流量新密码
“哇塞,这里太出片了!”云南省文化馆外,张女士和朋友们专门约着打卡方言彩绘墙。蓝花楹下的蓝色座椅、“去发光”主题墙的虚拟光束,每一处设计都能让游客轻松拍出大片。
曾经普通的城市边角,如今变身流量引擎。巡津街的老昆明浮雕再现裴氏楼、东寺塔风貌,市民李女士漫步其中感慨:“走在这里,仿佛穿越回老昆明时代。”
这些创意墙绘被称作昆明文旅破圈的“轻骑兵”。它们成本不高,却精准击中了当代旅游的“社交痒点”——在“打卡即存在”的传播逻辑下,游客自发分享的照片视频,让“昆明墙绘”话题在抖音、小红书持续发酵。
墙绘带火的不止是照片。昆明老街商户张女士笑逐颜开:“游客打卡后常顺路进店,纪念品销量涨了三成!”一面墙激活一片街区,小吃店、民宿、咖啡馆跟着人气飙升。
鲜花经济,亚洲花都绽放新魅力
夜幕下的斗南花市灯火通明。1600多个品种的鲜切花在摊位上绽放,游客们手捧花束、头戴花环,将鲜花消费视为“昆明之旅必选项”。
“五一”期间数据惊人:两天鲜花交易量突破8000万枝,单日最高达4300万枝!花市接待游客近16万人次,省外游客占四成以上。
斗南花市早已超越单纯交易场所。沉浸式鲜花主题打卡、花艺体验活动,让这里成为文旅融合新地标。鲜花经济绽放出强大溢出效应: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超40%,形成“鲜花激活一片消费”的良性循环。
作为花卉种植面积达195万亩的“亚洲花都”,云南凭借全球第一的鲜切花产量,将自然馈赠转化为文旅竞争力。
咖旅融合,滨湖度假提质升级
坐在滇池边,手捧醇香云南小粒咖啡等待日落——这已成为体验昆明的标志性场景。草海片区正在打造“滇岸咖啡走廊”,年内将开放的滨水商业街区,把咖啡文化、文创艺术、高端民宿完美融合。
这一创新源自云南咖啡产业的坚实底气:全省咖啡种植面积约120万亩,产量占全国的98%以上。2024年,滇池东岸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曾吸引65万游客,拉动消费近亿元,“左手咖啡、右手茶”正成为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新方式。
同步升级的还有滨湖度假体验。阳宗海旅游度假区投入4亿元实施200余项提升措施后焕然一新:网红沙滩、帆船运动、玫瑰之家等新业态,推动上半年游客量达103万人次,同比增长53.6%。
火把节与避暑天堂,盛夏狂欢双重奏
当七月火把遇上清凉春城,昆明全面开启“狂欢模式”。七彩云南古滇度假区推出“天天泼水节 夜夜火把节”活动:白天傣族少女引领泼水大战,洗去暑气;入夜后篝火点燃,游客围着火把打跳,湖面映照出流动的火龙。
大观公园则铺开210亩荷塘画卷。睡莲迎宾道、草海荷塘的“接天莲叶”,配上掐丝珐琅体验、文创雪糕,让游客从早玩到晚。
当全国大部分地区被高温炙烤时,昆明20℃左右的气温成为避暑“天花板”。云南民族村每天20余场免费民族演艺、研学项目让非遗“活”起来——孩子们学写东巴文、体验白族扎染,在欢乐中触摸文化脉搏。
草海畔的咖啡吧还在扩建,斗南花市的夜购人潮未散,老街墙绘前又排起了拍照长龙。文旅观察家曹荣光点破现象背后的逻辑:墙绘这类项目以“小投入撬动大效益”,让城市边角空间变为文旅新场景。
当艺术真正走进街巷,城市本身就成了最好的景区。昆明的故事从不需要刻意讲述——它绽放在蓝花楹墙绘的每一片花瓣里,跳动在火把节的每一簇火焰中,更沉淀在游客捧着咖啡等待滇池日落的那份闲适里。
掌上春城记者:孟夏
文章部分转载自头条号作者:爱旅游的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