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一块苏打饼干放到嘴巴里,30 秒后,如果是甜的你就是易瘦体质,如果尝到咸味就是易胖体质。易胖体质的人,唾液中的淀粉酶比较少,分解淀粉慢,所以就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尝到甜味。” 近日,这样一则吃苏打饼干 30 秒就能测出是不是易胖体质的小视频引起网友热议。那么,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一、“甜咸测试” 与唾液淀粉酶的关联
苏打饼干的配料主要有小麦粉和玉米淀粉,而小麦粉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类食物本身没有甜味,在咀嚼时,人的唾液腺会分泌出一种名为 “唾液淀粉酶” 的物质,将淀粉分解成各种糖分子,人才会感觉到甜味。每个人唾液淀粉酶的编码基因 AMY1 拷贝数不同,AMY1 拷贝数越多,唾液淀粉酶分解能力就越强,吃淀粉类食物时就越会觉得甜。
从这个角度来看,若 30 秒内能嚼出甜味,说明身体有足量的淀粉酶可帮助分解碳水化合物;若 30 秒以上才嚼出甜味,可能唾液淀粉酶分解能力相对较弱。有研究发现,AMY1 拷贝数与肥胖风险存在一定关系,AMY1 拷贝数越少,肥胖风险和体重指数就会越高。例如,AMY1 拷贝数大于 9 的人,和 AMY1 拷贝数小于 4 的人相比,肥胖风险相差八倍 。
不过,虽然 “甜咸测试” 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AMY1 拷贝数有一定联系,但这并不足以直接判定易胖或易瘦体质。淀粉的消化主要在小肠完成,唾液淀粉酶仅起辅助作用,且个体差异极大,有人即使 AMY1 基因拷贝数少,若肠道消化功能强,仍能高效代谢淀粉。
二、易胖易瘦体质的真正决定因素
体质判断需综合多维因素分析,无法通过单一趣味性测试判定。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已存在肥胖者,易胖易瘦体质可能还与遗传因素或早期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相关。即使是有易胖倾向的人,通过保持健康的饮食节奏,如细嚼慢咽、控制精制碳水,坚持规律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依然能维持合理体重 。所以,比起 30 秒尝出的 “甜咸”,长期的健康生活方式才是决定体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