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湿热交织 医生提醒谨防“情绪中暑”
创始人
2025-07-26 19:06:00
0

“三伏天”持续高温,人们往往容易吃不下、睡不着,继而出现疲乏无力、心烦气躁等症状。医生提醒,此时人体容易受暑邪和湿邪侵犯,身体不适感增强,可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调养,避免“情绪中暑”。

“三伏天”高温高湿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中枢产生负面影响,使人更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情绪。“情绪中暑”主要表现为因琐事发火、精神萎靡不振、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经常丢三落四等症状。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中医研究院)护士为患者开展中医理疗。新华社记者 邹欣媛 摄

中医专家认为,食疗是保障良好情绪的关键。“三伏天”可适当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菊;白天要足量补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养成小口勤喝的习惯,白开水或矿泉水是最佳选择;少食烧烤、羊肉等燥热食物,避免加重“上火”。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中医研究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冯丽丽建议,通过中医方剂、理疗等方式消暑,比如自制消暑饮品“三叶汤”,荷叶10克、淡竹叶6克、桑叶15克,水煎代茶饮,起到“透热出表、利湿下行”的调节作用;通过按压位于虎口肌肉最高处的合谷穴,排热醒脑;尝试耳穴压丸等中医理疗改善睡眠质量。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规律作息可有效舒缓情绪。宁夏宁安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王瑞说,可尝试练习正念冥想,或者“4—7—8呼吸法”,即吸气4秒、屏气7秒、呼气8秒,以平息焦虑;睡前两小时用温水淋浴或泡脚15分钟左右,帮助身体核心温度自然下降,促进入睡;睡前一小时,远离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的蓝光干扰;营造专属的睡前仪式,比如喝一杯温热的牛奶、听轻柔的音乐、进行睡前护肤,让大脑自然切换至睡眠模式。(记者 邹欣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52岁保胆患者:“酒香不怕巷子... 近日,深圳华侨医院普外科病房里,52岁的谭先生(化名)正慢慢起身活动,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困扰自己...
原创 一... #一年到头又白忙,兜儿比脸干净的四大星座 身为一个对星座小有研究的作家,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那些一年...
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如何告别“野蛮... 夏日里的清凉 近年来,群众体育赛事蓬勃兴起,但赛场冲突、主办方失信等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近日,国家体...
原创 美... 美国近期在西太平洋启动代号“部队重返太平洋”的大规模演习,被称为空军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行动。这不仅是...
免费学前教育如何逐步推行?专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昨天(25日),国务院常务会首次明确了政策内容。...
AI科普 | 遭遇山洪,如何避... 策 划:张 霰 制 作:赵 娜 郭雅雯 文 案:许艳艳 部分画面由AI生成
去四川旅游攻略纯玩团五天四晚一... 四川,这片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土地,总是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这里不仅有...
光山县:夏日送清凉 关怀入人心 杨奇哲 向宣垣 梁书霞 文图 烈日当空,骄阳似火。一份份沉甸甸的“清凉大礼包”送到快递员、外卖员、网...
耳廓缺损修复:3D打印重塑自然... 耳廓作为面部的重要美学单元,其形态完整性对个人形象与心理状态有着深远影响。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3D打...
肝硬化一口酒都不能喝?医生直言...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