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瘤患者常出现下肢肿胀症状,轻则脚踝浮肿,重则蔓延至小腿,伴随沉重乏力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成都中医肿瘤研究院陈中刚主任从中医理论出发,表示:中医对此类肿胀的调治有着明确思路——以利水祛湿、解毒利尿为核心。
前列腺瘤引发的下肢肿胀,根源在于“湿毒内蕴、脉络瘀阻”。前列腺属“精室”,瘤体生长会阻滞气机,导致湿毒难以正常代谢,《金匮要略》中“血不利则为水”的理论正契合此证 —— 气血瘀滞会影响水液运行,湿毒与瘀血互结,便会引发下肢肿胀。
陈中刚主任
这种肿胀并非单纯“水多”,而是“湿毒瘀阻”的病理产物,调理需兼顾“祛邪”与“利水”。
陈中刚主任:利水祛湿是基础治法。针对湿毒滞留,中医采用“淡渗利湿” 之法,通过促进水液代谢排出湿毒。
推荐患者用赤小豆 30 克、薏米 20 克(提前炒制去寒性)煮水,每日饮用 1 次。赤小豆“利水消肿”,薏米 “健脾祛湿”,二者搭配能促进湿毒从尿液排出,且性质温和,适合长期调治。陈中刚主任提醒,薏米需炒制后使用,避免生薏米寒性损伤脾胃 —— 脾胃虚弱者可加 3-5 颗红枣中和。
参加肿瘤大会的陈中刚主任
陈中刚主任:解毒利尿需配合通络。湿毒久留易成瘀,需在利水同时疏通脉络。可适量食用冬瓜(连皮)煮水,冬瓜皮“利水通络”效果更佳,能辅助缓解下肢沉重感;
若肿胀伴随轻微疼痛(提示瘀阻明显),可在煮汤时加少量生姜(3 片),借其“温通”之力促进气血运行。这种调理遵循“湿去则瘀散”的逻辑,避免单独使用峻猛利尿之品,以防损伤正气。
陈主任表示:日常调护需配合治疗。患者应避免久站久坐,适当抬高下肢(如平躺时垫枕),契合“气血宜通不宜滞” 的原则;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局部压迫;同时需控制盐分摄入,避免加重水液潴留。陈中刚主任强调:这些调治需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进行,若肿胀突然加重或伴随疼痛,需及时就医排查血栓等并发症。
参加肿瘤大会的陈中刚主任
成都中医肿瘤研究院陈中刚主任总结指出:前列腺瘤引起的下肢肿胀,中医调理核心是 “给湿毒找出路”—— 通过利水促进排出,通过解毒减少生成,通过通络改善循环。这种 “标本兼顾”的思路,既能缓解症状,又能辅助改善体内环境,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调整,方能达到理想效果。
注意:每个人体质不同,以上提及的食疗方案可能不适宜一些情况特殊的患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食疗,以降低健康风险。本文配图来自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