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偏爱 “慢旅行” 的旅游博主,我总在寻找能把人文、自然与生活感揉在一起的线路。这次淮安生态休闲与酒韵三日游,完美戳中了我的喜好 —— 从今世缘的酒香里触摸科技与文化,到五岛湖的波光中感受宁静,再到铁山寺的森林与白马湖的碧波里拥抱自然,每天都有新惊喜,却始终保持着舒服的节奏。
第一天:酒香开场,湖月收尾
上午:今世缘景区 —— 在酒香里看 “科技魔法”
清晨抵达今世缘旅游景区时,文化广场的晨雾还没散,酒缘文化造型的雕塑在晨光里若隐若现,赶紧拿出相机抓拍 —— 这里的背景自带 “文化滤镜”,随便一站都很出片。
智能化酿酒车间是此行的 “重头戏”。隔着透明玻璃,能清晰看到粮食从筛选、发酵到蒸馏成酒的全过程:机械臂精准地翻拌酒醅,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最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储酒罐。讲解员说,这里从原料到成品全程智能化控制,连出酒的度数都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站在参观通道里,闻着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酒香,看着粮食变成美酒的 “魔法”,突然觉得 “科技感” 和 “烟火气” 原来能这么和谐。
今世缘文化体验中心藏着品牌的 “成长故事”。沉浸式数字环幕剧场,像一本立体的历史书,展示着品牌的发展历程。最有意思的是 “缘宇宙” 互动屏,在这里可以当一次导演,通过系统定制属于自己的“缘分故事”,穿梭于不同时空,在虚实中留下独特的今世缘记忆。
中午:景区周边 —— 农家菜里的 “家常味”
景区门口的 “酒香小厨” 是本地朋友推荐的,说是食材都来自周边农户。点了一份青椒炒土鸡蛋,鸡蛋黄是橙黄色的,带着淡淡的香;还有清蒸老豆腐,配着自制的辣椒酱,鲜得很。老板说他们家的蔬菜都是当天现摘的,连油都是本地小榨的菜籽油,难怪吃起来有小时候外婆家的味道。
下午:五岛湖公园 —— 把时光泡在湖水里
五岛湖的下午是被 “慢” 浸润的。沿着湖边的木栈道走,柳树的枝条垂到水面,偶尔有小鱼跳出水面,惊起一圈圈涟漪。湖中心的小岛像浮在水上的绿宝石,游船划过水面,留下长长的水痕,慢慢又被湖水抚平。
公园里的古迹藏在树荫里,比如那座清代的 “同乐堂”,朱红色的柱子上还能看到模糊的刻字。找一处临湖的长椅坐下,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身上,听着远处传来的鸟鸣,突然理解了 “偷得浮生半日闲” 的意思 —— 连手机都不想碰,只想把自己交给这片湖光。
晚上:涟水县城 —— 夜市里的 “烟火暗号”
晚上住在涟水县城,步行 10 分钟就到了夜市。刚走到街口,就被烤淀粉肠的香味勾住了脚步。本地朋友教我 “暗号”:“要吃‘老摊子’的,比如第三家的捆蹄,老板卖了 20 年了。” 果然,切好的捆蹄裹着保鲜膜,透着粉红的色泽,咬一口紧实弹牙,咸香里带着点回甜。
逛到尽头有一家卖赤豆元宵的小摊,老奶奶用砂锅慢慢熬,红豆煮得沙软,元宵是手工搓的,咬开能尝到糯米的颗粒感。坐在小马扎上,看着周围人来人往,听着熟悉的乡音,突然觉得这才是旅行里最珍贵的 “人间感”。
第二天:森林吸氧,山风作伴
上午:铁山寺森林公园 —— 在森林里当 “自然观察员”
第二天一早自驾去铁山寺森林公园,1 个多小时的车程里,风景从城镇变成田野,最后钻进山林,空气越来越清新。刚进公园就被满眼的绿包围,松树、杉树长得笔直,阳光只能透过枝叶洒下零星的光斑。
沿着主路走,很快就看到了野生动物观测点。运气好的话能看到小松鼠在树枝间窜跳,还有山雀停在路边的栏杆上。路边的指示牌标注着各种植物的名字:“这是杜仲,树皮能入药”“那是青冈栎,果实能做淀粉”。走到铁山寺前,突然听到钟声,浑厚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瞬间让人静下心来。寺庙不大但很古朴,门口的香炉里飘着淡淡的檀香,和森林的草木香混在一起,格外舒服。
中午:农家乐 —— 山珍里的 “森林味道”
公园门口的 “山林人家” 农家乐,老板会推荐当季的山珍。我们点了野笋炒肉,野笋是早上刚挖的,脆嫩得能掐出水;还有炖山鸡汤,汤面上浮着一层金黄的油花,喝一口鲜到眯眼睛。老板说鸡是在山上散养的,平时吃虫子和野果,难怪肉质这么紧实。
下午:森林漫步 —— 把自己交给 “自然节奏”
下午没选热闹的拓展项目,跟着指示牌找了一条 “野趣步道”。小路两旁长满了蕨类植物,偶尔能看到野生的覆盆子,红得发亮。走累了就坐在石头上歇脚,听风吹过树叶的 “沙沙” 声,还有远处溪流的 “叮咚” 声,像大自然的白噪音。
同行的朋友带了吊床,绑在两棵松树之间,躺在上面晃悠悠地看天空,云朵慢慢飘过,突然觉得 “浪费时间” 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第三天:湖光作陪,萌宠添趣
上午:白马湖景区 —— 在游船与萌宠间切换快乐
第三天的阳光格外好,白马湖像被撒了一层碎金。坐上游船时,风带着湖水的清甜味扑过来,两岸的芦苇荡里不时有白鹭飞起,导游说这里的鸟类有 100 多种,是 “候鸟的加油站”。
三岛奇遇记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是成年人的 “治愈地”。肥猫岛上的 “大橘” 一点都不怕人,会蹭着你的裤腿要吃的;鸸鹋岛上的小家伙们会跟着人跑,跑起来像穿着燕尾服的绅士;白马岛的草坪上能看到散养的羊驼,毛茸茸的样子让人忍不住想 rua。
中午:湖鲜馆 —— 舌尖上的 “湖水清甜”
景区附近的 “湖鲜小筑” 一定要去,老板说鱼是当天从湖里打上来的。清蒸白鱼端上来时还冒着热气,鱼肉嫩得夹起来会颤,蘸点醋吃,鲜得没有腥味;银鱼炒蛋像撒了一把碎银,银鱼滑嫩,鸡蛋香软,连吃两碗饭都觉得不够。
下午:沙滩与湖景 —— 把最后时光留给惬意
吃完午饭去湖边沙滩,光着脚踩在沙子上,暖暖的很舒服。有人在玩沙滩排球,有人在搭城堡,我找了把遮阳伞坐下,看着远处的游船和近处的嬉闹,突然觉得 “度假感” 不一定需要大海,这样的湖滩就足够让人放松。
临走前逛了白马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的科普馆,了解到这片湖如何从 “养殖塘” 变成 “生态湖”,看着墙上 “水质改善前后” 的对比图,突然觉得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美景,是件很幸运的事。
这趟旅程像一杯温好的酒,初尝是酒香,再品是绿意,回味是烟火 —— 没有赶时间的匆忙,只有慢慢感受的惬意。那么问题来了:你更想在铁山寺的森林里发呆,还是在白马湖的沙滩上撒野?评论区告诉我你的选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