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有约1.2亿人患有胃病,“十人九胃”,脾胃问题已成为现代人的常见困扰。吃两口就胃胀、反酸烧心、饭后隐痛……这些看似小毛病,实则可能是胃黏膜受损在 “报警”。胃黏膜像一层“软铠甲”,既能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分解食物,又能抵御胃酸侵蚀、细菌攻击。一旦受损,各种胃病便会接踵而至。
加速胃黏膜损伤的四大因素
01年龄因素:修复能力随岁月“打折”
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粘液分泌减少,自我保护能力也随之下降。中老年人新陈代谢减慢,胃黏膜更新速度变慢,自我修复能力大打折扣,同时胃酸分泌减少,进而影响胃动力,“老胃病”便成了常态。
02幽门螺杆菌:胃黏膜的“隐形破摔者”
幽门螺杆菌能穿透胃黏液层,附着在黏膜表面,分泌毒素破坏黏膜屏障,导致胃黏膜长期处于发炎状态。
03长期吃药:“化学攻击”胃黏膜
化疗药或局部药物浓度过高,会直接损伤黏膜,长期服用易诱发“药物性胃炎”。
04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
辛辣、过烫、高盐食物会直接刺激黏膜;酒精更是“黏膜溶解剂”,能迅速破坏黏膜屏障;烟草中的尼古丁能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痉挛,致黏膜缺血、缺氧,从而破坏胃黏膜完整性。
夏日养胃三步走,修复黏膜才是“硬道理”
01清除坏菌,给黏膜“扫雷”
有害菌会持续释放有害物质侵蚀胃黏膜,尤其是幽门螺杆菌(Hp)是黏膜的“头号敌人”,夏季饮食卫生更要警惕。
日常适量补充益生菌:益生菌通过产生抗菌物质、竞争黏附位点来抑制胃内有害菌滋生,尤其是罗伊氏乳杆菌更能针对性抵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
分餐制+公筷:Hp可通过共餐、唾液传播,家庭中建议用公筷夹菜,餐具定期高温消毒(100℃煮沸10分钟可杀灭)。
必要时就医:若确诊Hp感染(呼气试验可查),需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
02山楂,给胃“加把劲”
胃动力不足、消化不良时,不妨吃点山楂。
山楂作为药食同源的食材,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酶类物质,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动力,帮助消化食物。
03猴头菇+羊肚菌,给黏膜“穿铠甲”
想要从根本上强健胃黏膜,不妨试试两种“养胃菌”。
猴头菇:含有氨基酸可以促进细胞代谢,让胃黏膜持续焕发活力;富含菌丝体、子实体等多糖成分,它们是胃黏膜的“保护剂”,加固胃壁屏障。《本草纲目》中记载猴头菇能“利五脏、助消化”,帮助脾胃不好的人更好地进食和消化。
羊肚菌: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及锌、铁等多种矿物质,能增强胃黏膜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对黏膜的损伤。
胃黏膜的修复时间一般是4-6周,在夏日养胃过程中,更要牢记 “三分治,七分养”,为胃黏膜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