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闰月说】免疫如交响,生命需和弦。广东省中医院黄闰月教授开设本专栏,以岐黄之智为谱,融现代医学为弓,奏响健康协奏曲。愿每一道免疫屏障,都能精准应答。
关节炎,这个词你一定不陌生。
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关节炎”其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涵盖了多种不同的疾病。
其中,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就是最常见、也最容易混淆的两类疾病。
病因不同,病根有别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持续的滑膜慢性炎症,最终会导致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损伤,甚至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属中医“痹症”范畴。
中医认为,类风湿的发生与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密切相关。
✔ 内因:脏腑亏虚,致使气血不足,筋骨失养;
✔ 外因:风、寒、湿、痰、瘀、毒等病邪的侵袭,进一步加重病情。
现代医学研究指出,类风湿可能与遗传、环境和激素等多种因素有关,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点是关节软骨的磨损和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失去弹性和润滑作用,导致关节面的磨损。
中医认为,这是“肝肾亏虚”的表现,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关节自然容易出问题。
骨关节炎的发生与年龄、肥胖、关节损伤和重体力劳动等因素密切相关,通常属于局部性病变。
人群不同,性别差异显著
类风湿好发于女性,其发病率约为男性的 2 到 3 倍,高发年龄段集中在 40 至 60 岁之间。这可能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黄闰月医生指出,类风湿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会显著增高。
骨关节炎则更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且女性略多于男性。大约 70% 的骨关节炎患者年龄在 55 岁以上,并且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该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除了年龄因素外,肥胖、从事重体力劳动以及曾经有关节损伤史的人群也是骨关节炎的高危群体。
症状不同,晨僵是关键
类风湿起病较为隐匿,通常最先侵犯手、足、腕、踝等小关节,呈对称性分布。患者常常出现手指肿胀、手腕疼痛和功能障碍等症状。
晨僵是类风湿的典型特征,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活,往往持续 1 小时左右,随着活动增多,晨僵症状会逐渐减轻。
骨关节炎则多累及大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等。这些大关节由于长期负重和应力作用,容易出现关节软骨的磨损和老化,导致关节功能受损和疼痛。
特别是在长时间运动或活动后,患者常感到关节不适和疼痛,尤其是在承重时更为明显。
与类风湿不同,骨关节炎的僵硬时间较短,一般 20 分钟后就会得到缓解。
治疗不同,方案需个体化
类风湿关节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包括传统抗风湿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小分子靶向药和中医药等,目的是减轻关节炎症反应,抑制病变进展和骨质破坏,尽可能保护关节功能,防止关节破坏而出现畸形或残疾。
对于晚期关节畸形、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的患者,若全身情况能耐受,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置换术等。
骨关节炎,通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镇痛药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也可以使用润滑剂进行关节注射,延缓疾病的进展。
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减轻症状并保持良好的关节功能。对于病情严重者,则需考虑关节镜清理术、人工关节置换术或其他手术治疗方案。
福利项目来啦
类风湿关节疼痛反复?
针对类风湿关节长期治疗,但症状仍控制不佳的患者,推出福利!!
加入课题生物制剂药费全免!
▇ 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欢迎前来咨询:
1、关节肿痛反复,炎症指标高
2、排除乙肝、结核、肿瘤病史
3、符合脾虚湿阻证(具有以下2项及以上:四肢关节酸痛、胃口不好、容易疲倦、脘腹胀满、大便粘滞、舌苔厚腻)
▇ 针对满足以上条件并自愿参加者,我们将提供:
1、免费的类风湿检查
2、治疗周期12+12周,前后分别以生物制剂、中药治疗为主的中西医治疗方案,生物制剂药费全免,中药药费全免
3、饮食、运动等多方面的生活调理指导
4、复诊的专业管理
报名请致电:
温馨提示:上述电话仅供符合条件者评估报名,谢谢合作!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参考资料:
[1]赵敏,马佳荣,李莉,等.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研究进展 [J]. 甘肃医药, 2024, 43 (12): 1057-1060.
[2]宗明. 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你能分得清吗? [J]. 科学生活, 2024, (05):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