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淋漓的三伏天
需要补充电解质吗?
夏至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辐射最大的时候,为什么气温高峰期反而在夏至后的三伏天呢?那是因为太阳辐射会使大气温度和地表温度都上升,两者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大气温度会晚于地表温度达到最高值。进入三伏天后,地表气温和大气气温都刚好达到最高。同时,夏季多雨致使空气湿度增大,水的高热容量进一步加剧了闷热感。所以有“热在三伏”的说法。
三伏天,全国各地白天最高气温基本都在30℃-39℃之间,有些地方甚至高达40℃,且多伴有降雨。在这样的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极易因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失衡,引发头晕乏力、肌肉痉挛等不适症状。因此,科学补充电解质成为保障健康的关键。
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逗留,人体依靠出汗实现散热功能,而汗液中包含钠、钾等重要电解质成分。倘若在大量出汗之后,未能及时补充富含电解质的饮品,血钠、血钾浓度将会低于正常标准,进而对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产生影响,会引发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意识障碍,从而进一步加剧中暑症状的表现。
电解质是什么?
电解质是指在水中能够解离出带电粒子的物质,主要包括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水和电解质平衡是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基础,对维持健康至关重要。正常情况,在自我调节下,机体的内环境包括水分、离子浓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如果出现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细胞的功能将会受到影响,进而引起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人体内的体液主要成分是水,其次是电解质。体液广泛分布于人体内各部分,按照分布的区域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的阳离子以钠离子为主,阴离子以氯离子为主,其次为碳酸氢根离子;细胞内液的阳离子以钾离子为主,阴离子有碳酸氢根离子和蛋白质等。人体维持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的电解质平衡及渗透压平衡,对于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与功能,维护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电解质紊乱有哪些危害?
电解质紊乱会危害机体健康。若细胞外液的电解质浓度低于细胞内液的浓度,细胞会不断吸收水分,超过细胞膜的伸缩极限,细胞就会出现破裂。若细胞外液的电解质浓度高于细胞内液的浓度,细胞会失水皱缩甚至死亡。机体出现钠代谢紊乱会出现乏力、烦躁、肌肉酸痛等症状;钾代谢紊乱会出现表情淡漠、肌肉疼痛无力、口渴、恶心等症状;钙代谢紊乱会出现反应迟钝、情感淡漠、肌张力增高、手足抽搐等症状;镁代谢紊乱会出现眩晕、肌肉痉挛、运动失调等症状等。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会危及生命。
人体有精妙的电解质调节系统。正常情况下,这套系统时刻起着缓冲和调节离子平衡的作用。特殊情况下,人体电解质稳态被打破时,会出现电解质紊乱,离子浓度不在正常范围,人体内的细微环境就会被破坏,使细胞皱缩或破裂,患者表现为脱水、嗜睡、头痛、意识不清、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何时需要补充电解质?
一般情况下,正常健康人群可通过食物获取电解质。很多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以有效补充电解质。例如吃香蕉、土豆、绿叶蔬菜等食物可以增加钾离子的摄入;食用牛奶、豆制品、鱼虾等可以增加钙离子的摄入;深绿色叶菜、坚果等可以补充镁离子等。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额外注意电解质的补充。
在 35℃以上高温环境下,运动30分钟,出汗量可达500-800毫升,相当于每10分钟流失1.5克氯化钠和200毫克钾。即便温度未达35℃,当前闷热潮湿的天气,也会阻碍人体散热,使出汗量大幅增加,同样加速电解质流失。长时间高强度运动或高温导致大量出汗时,需及时补充电解质。
高温环境作业时,更要注意补充电解质。在高温下工作,人体需要通过大量排汗散热来调节体温,随着汗液的大量蒸发会出现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当人大量出汗时,除了水分流失外,电解质也随之减少,导致体液渗透压失衡,影响人体生理功能和健康。这种情况下简单补水是不够的,还要及时补充电解质,以维持体液平衡。此时,适量饮用电解质水或饮料等方式补充,可以改善人体的水合状态及维持电解质平衡,有助于疲劳的恢复。
三伏天也是腹泻高发期,腹泻时会丢失较多的水分以及电解质,有可能会出现脱水并伴随电解质紊乱。因此,腹泻患者不仅要针对病因治疗,还要注意保持电解质的平衡。
科学补水,电解质饮料该怎么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要求每人每天饮水量要达到1500到1700毫升。尤其在夏天,人们在劳动或者运动的过程中会大量出汗,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含钠、钾、钙、镁等物质的电解质水。在选择产品时应该认准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产品,可以保证安全性。根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制定的《电解质饮料》团体标准(T/CBIA 012-2024)的定义,电解质饮料是指添加机体所需要的钠盐、钾盐等可溶性盐类及其他营养成分,能为机体补充新陈代谢(如汗液流失等)消耗的体液中的电解质和水分的饮料。
选择电解质饮料要注意:首先,配料成分要安全,优选无色素和防腐剂的产品;其次,控制糖分是关键,提倡选择低糖或无糖的电解质水,糖分过高会加重身体负担;三是看电解质的含量,钠、钾、氯等矿物质都是身体需要的。选择电解质产品后,如何饮用更有效?建议大家遵循“少量、多次” 的原则,同时避免饮用过凉的水,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确保水分和电解质能被身体有效吸收利用。
注意事项
在因高温、身体活动等原因引起大量排汗后,适量饮用合格的电解质饮料可以补充丢失的电解质,帮助运动后快速恢复体液有利于防止脱水,维持体液平衡,促进疲劳恢复,增强运动能力。但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心力衰竭、内分泌疾病等相关疾病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因身体机能受损发生电解质紊乱,对于上述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评估和指导下合理纠正电解质紊乱,不可自行盲目补充电解质饮料。
撰稿:何丽
编辑:张妍
审核:刘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