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耳分析对助听器佩戴效果的重要性
真耳分析是助听器验配中一项重要的客观测量技术,主要通过专业设备(如真耳测试仪),在佩戴者处于真实耳道状态下,测量声音经过助听器放大后,到达鼓膜处的实际声压级。
其核心是评估助听器输出与个体耳道特性的匹配度——因为每个人的耳道形状、长度、容积不同,对声音的反射、共振效果存在差异,同样的助听器参数在不同人耳中实际作用效果可能不同。真耳分析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
1. 准备工作
检查设备:确保真耳测试仪、助听器等设备连接正常,校准到位。
清洁耳道:简单清理耳道内的耵聍(耳屎),避免影响测量准确性。
放置探头:将细小的测量探头插入被测者耳道,尖端靠近鼓膜(约距鼓膜5-10毫米),另一端连接测试仪;同时确保探头稳定,不堵塞耳道或触碰耳道壁。
2. 基础测量(可选)
测量“真耳未助听响应”:在不佩戴助听器时,测试耳道对自然声音的共振特性,作为后续对比的基准。
3. 佩戴助听器
按照验配规范为被测者佩戴助听器,并开启至合适模式(如正常聆听模式)。
4. 核心测量
播放测试信号:通过测试仪向助听器输入标准测试音(如言语频谱噪声、纯音等)。
记录数据:探头实时捕捉鼓膜处的实际声压级,设备生成“真耳助听响应”曲线,反映助听器放大后的声音在耳道内的实际效果。
5. 参数调整与复核
对比目标曲线:验配师将测量结果与预设的听力补偿目标曲线对比,若不匹配则调整助听器参数(如增益、频率响应等)。
重复测量:调整后再次测试,直至曲线符合目标,确保声音既达到补偿需求,又自然舒适。
6. 结束与记录
移除探头和助听器,整理测量数据并保存,作为验配档案的一部分。
整个过程通常耗时10-20分钟,全程无创,被测者只需保持安静、头部稳定即可。
真耳分析能精准捕捉这些差异,为验配师调整参数提供客观依据,确保助听器输出的声音既符合听力补偿需求,又自然舒适。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