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网友问我:“你说要是时光能重来,我们还会选同一个人结婚吗?”
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曾经想过,只是每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可能都不太一样。
后来,我专门采访了3位不同年龄段的已婚男性,发现他们的心里想的都不一样,回答的也各不相同。
01
“那肯定是必须的,即使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娶她”
58岁的南叔正在修理他的小货车,他听到这个问题就笑了,然后用他沾着机油的手从口袋里摸出手机说:“你看,我手机的屏保还是我老婆三十年前的照片。”
他说自己和妻子摆过地摊、住过地下室,现在女儿考上大学,老两口又在郊区开了间小杂货店。
“年轻的时候她跟我吃糠咽菜,现在她依然还跟以前一样对我特别体贴。”南叔说着突然压低声音:“去年我查出糖尿病,我老婆天天五点钟起来给我熬粗粮粥……”
说到这里,南叔眼里竟然泛起了泪花。
我觉得,南叔和他妻子的这种婚姻就像柜子里的老棉袄一样,看着不起眼,但冷天里才知道它有多暖和。
看着南叔眼里的泪花,不由得想起了杨绛先生的那句话:“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而那些能把柴米油盐过出甜味的夫妻,往往都懂得珍惜眼前人。他们不是没有矛盾,而是记得对方的好比记得错处多。
02
“如果重来一次,我想还是算了吧,我不想再和她互相折磨了”
35岁的程序员阿凯说:“结婚第七年,我俩之间不是没话说,就是一说就会大吵大闹。”
平时,他妻子总嫌弃他赚得少,他也受不了妻子动不动就翻旧账。有一次孩子发高烧,两人在急诊室竟然能为“谁该请假陪护”吵起来。
“现在我回家前要在车里抽三根烟,进门先要看她的脸色好不好。”阿凯苦笑着转动婚戒,“我们就像两个困在笼子里的刺猬,离远了冷,靠近了疼。不瞒你说,我现在都有些抑郁的倾向了,昨天才去医院拿了抗抑郁的药。”
像阿凯夫妻的这类婚姻最残忍的地方就在于:
明明是最亲密的人,却成了彼此最大的压力源。
就像《婚姻心理学》里说的:“当批评多于鼓励,婚姻就成了慢性毒药。”
阿凯脱口而出的“不愿意,还是算了吧”的背后,其实是他无数次深夜的焦虑和叹息。
03
“我也说不清,不知道是不是还会娶她”
48岁的中学老师老郑盯着茶杯发了很久的呆:“说要离婚吧,也没大矛盾,说爱吧,又差那么点意思。”
他和妻子经人介绍认识,按部就班地买房生子。现在的日常一般都是:他在阳台养鱼,妻子追剧,除了孩子的事,两人几乎零交流。
“我记得上次我们牵着手还是三年前孩子高考那天,那之后再也没有过。”
说起来,老郑的婚姻像件穿旧了的睡衣,虽然舒服却不再有心动。
其实,这类夫妻最典型的状态是:离不了也过不好,把婚姻过成了合伙开公司。
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说过:“没有激情的婚姻就像没有盐的汤。”
很多中年夫妻不是败给了大风大浪,而是输给了日复一日的麻木和不愿意改变现状。
04
采访到最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回答“愿意”的,多半婚前就看清了对方的本质。而说“不愿意”的,往往婚前就被一时的激情蒙蔽了双眼。
就像我听过的一句话:“结婚前要睁大眼,结婚后要学会眯着眼看人。”
那些过得好的夫妻,不是没有矛盾,而是从一开始就选对了“战友”。
看过这样一句话:
“婚姻这东西啊,像买鞋也像种树。”
所以,买鞋时别光看款式,要想想磨脚时能不能忍;种树时别只顾花开,要准备好一起扛风雨。
最后,我想对你说,下辈子太远,不如这辈子彼此好好相待。你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