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季虫媒传染病风险高
积水坑洼处→雨水积留形成的静止水体是白纹伊蚊繁殖场所。
野外草木疯长→蜱虫密度升高。
救灾、露营、垂钓、徒步→人与病媒零距离接触。
二、蚊媒传染病有哪些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均由蚊虫叮咬传播。其中,登革热以突起高热、皮疹及肌肉为主要症状;而基孔肯雅热除高热、皮疹外,关节疼痛更为突出。
三、防蚊“四字诀”
● 清:倒、刷、填、盖——盆罐瓶桶轮胎一个不落。
定时清理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如瓶罐、废旧轮胎、花盆、下水道、杂物堆等区域。
● 杀:对垃圾站、地下室、绿地等蚊虫易孳生场所及时进行灭蚊。
● 挡: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必要时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进行“精准打击”。
● 避: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在裸露皮肤上涂抹皮肤用含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的驱避剂。减少在户外树荫、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逗留。
四、蜱传疾病有哪些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等是蜱传疾病,均由蜱虫叮咬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以高热、伴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症状。莱姆病的典型症状是游走性红斑,还可造成关节损害等多系统受累。
五、防蜱“四个动作”
● 防:浅色长衣长裤+高帮袜+束口袖、裤腿。
● 喷:衣物用含氯菊酯有效成分的喷雾,皮肤用含避蚊胺等有效成分较高的驱避剂。
● 检:回家立刻检视,重点查看腋下、腰窝、腹股沟、耳后、发际等处,并及时洗澡。宠物进门前先梳毛,查看有无蜱附着,并及时清理。
● 拔:被蜱叮咬了,用尖头镊子贴皮肤垂直向上拔除,并用75%酒精消毒叮咬部位。忌旋转、挤压或用烟头烫等。
六、出现症状怎么办
发热+皮疹/出血/关节痛→戴好口罩,立即到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说明“蚊虫、蜱叮咬史以及旅行史”。
一、雨季虫媒传染病风险高
积水坑洼处→雨水积留形成的静止水体是白纹伊蚊繁殖场所。
野外草木疯长→蜱虫密度升高。
救灾、露营、垂钓、徒步→人与病媒零距离接触。
二、蚊媒传染病有哪些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均由蚊虫叮咬传播。其中,登革热以突起高热、皮疹及肌肉为主要症状;而基孔肯雅热除高热、皮疹外,关节疼痛更为突出。
三、防蚊“四字诀”
● 清:倒、刷、填、盖——盆罐瓶桶轮胎一个不落。
定时清理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如瓶罐、废旧轮胎、花盆、下水道、杂物堆等区域。
● 杀:对垃圾站、地下室、绿地等蚊虫易孳生场所及时进行灭蚊。
● 挡: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必要时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进行“精准打击”。
● 避: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在裸露皮肤上涂抹皮肤用含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的驱避剂。减少在户外树荫、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逗留。
四、蜱传疾病有哪些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等是蜱传疾病,均由蜱虫叮咬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以高热、伴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症状。莱姆病的典型症状是游走性红斑,还可造成关节损害等多系统受累。
五、防蜱“四个动作”
● 防:浅色长衣长裤+高帮袜+束口袖、裤腿。
● 喷:衣物用含氯菊酯有效成分的喷雾,皮肤用含避蚊胺等有效成分较高的驱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