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来夫妻老来伴,相伴到老不容易。”这是街坊邻里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走过金婚银婚的老人们最真切的体会。
男人过了六十五,日子就像慢下来的钟摆,少了年轻时的奔波,多了与老伴相守的时光。可就是这看似平淡的日子里,有些事做不得——不是触犯了啥规矩,而是伤了老伴的心,凉了多年的情分。
就像70岁的赵大爷说的:“人老了,脾气得收收,有些事在老伴面前千万别做,不然一辈子的情分,可能就毁在这上面了。”
一、别总提“谁谁家老伴更能干”:老话“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比来比去,伤的是最亲的人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家老伴都有优点缺点,可有些老爷子,就爱拿自家老伴跟别人比。 赵大爷的老伙计王叔就是这样。 饭桌上,老伴炒的菜咸了点,他就说:“你看楼下李婶,炒的菜那叫一个香,人家咋就那么会做饭?”老伴忘了缴电费,他又念叨:“张大爷家老伴,水电费、退休金算得清清楚楚,你咋就这么马虎?” 一开始老伴还忍着,后来直接撂下筷子:“她那么好,你跟她过去!” “老了老了,争这个干啥?”赵大爷劝过王叔,“年轻时候她为你洗衣做饭、带孩子,啥苦没吃过?现在拿她跟别人比,不是往她心上捅刀子吗?她再不好,也是跟你过了一辈子的人啊。” 人老了,该念着对方的好,不是挑着对方的错。拿老伴跟别人比,比掉的不是她的缺点,是她对你的热乎劲儿。
二、别把“我挣钱多”挂在嘴边:老话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老了还提钱,就见外了 年轻时男人养家糊口,说句“我挣钱多”或许是底气,可过了六十五,再总把这话挂在嘴边,就伤感情了。 赵大爷小区有个刘大爷,退休金比老伴高不少,每次俩人商量着花钱,他就爱说:“家里的钱大多是我挣的,你少管闲事。”老伴想报个老年舞蹈班,他说:“浪费那钱干啥?我挣钱容易吗?” 有次老伴生病,想请个护工搭把手,刘大爷又说:“我退休金攒着不容易,你自己扛扛就过去了。” 这话传到街坊耳朵里,都替他老伴委屈:“年轻时她跟着你吃苦,没嫌你穷;老了她想享点福,你倒嫌她花得多?这钱看得比人还重,过的哪门子日子?” 赵大爷说:“老两口过日子,钱是俩人的,情分也是俩人的。总提‘我挣钱多’,就像在说‘你配不上我’,这话多寒心?”
三、别遇事就“躲清闲”,把活儿全推给她: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患难与共才算伴”,老了更得搭把手 人过六十五,谁的身体都难免有个小毛病,可有些老爷子,总爱把“我老了,干不动了”当借口,家里大小事全推给老伴。 赵大爷的堂弟就是如此。 老伴腿疼得站不稳,让他帮忙拖拖地,他说“我腰也不好”;孙子周末来家里,让他去买点菜,他说“我记不住买啥”;甚至老伴去医院拿药,让他陪着认认路,他都摆摆手“我怕走丢了”。 时间长了,老伴累得直掉眼泪:“我也是六十多的人了,你就眼睁睁看着我累死?这日子过得跟我一个人过有啥两样?” “老了不是躲清闲的理由,”赵大爷叹口气,“她是你老伴,不是你雇的保姆。她累了,你搭把手;她病了,你多照顾点。这才叫‘伴’啊。要是连这点情分都没了,老了躺在病床上,谁真心待你?” 男人过了六十五,啥荣华富贵都看淡了,身边能有个知冷知热的老伴,才是最大的福气。赵大爷常说:“年轻时吵吵闹闹,老了就得互相疼惜。别比来比去伤了她的心,别把钱看得比情分重,别遇事就躲着不担当——这些事做多了,再好的感情也会被磨没。” 毕竟,能陪你从青丝走到白发的人,就这一个,得好好疼,好好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