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和膀胱是人体泌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被结石 “侵扰”,不仅会带来剧烈疼痛,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了解肾结石与膀胱结石的诱因和症状,及时干预,才能守护泌尿系统的健康。
肾结石:代谢与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
肾结石的形成与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当尿液中钙、草酸、尿酸等成分浓度过高,就会像过饱和的盐水一样析出结晶,逐渐聚集成石。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症等代谢问题,会使结石形成的风险大幅增加。
不良生活习惯是肾结石的 “助推器”。每天饮水量不足 1000 毫升的人,尿液浓缩,结晶难以排出,患肾结石的概率是常人的 2.5 倍;长期大量摄入动物蛋白、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会导致尿酸升高,诱发尿酸结石;久坐不动使尿液流动缓慢,结晶易在肾脏沉积,办公室职员的患病率比体力劳动者高 30%。此外,泌尿系统感染、梗阻等疾病,也会为结石形成创造条件。
膀胱结石:多与梗阻和感染相关
膀胱结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结石多见于儿童,与营养不良、缺乏动物蛋白摄入有关,如今已较为少见。继发性结石则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多由下尿路梗阻引起,如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液排出不畅,残余尿在膀胱内积聚,矿物质逐渐沉淀形成结石。
膀胱异物(如留置导尿管、缝线)也是结石形成的 “核心”,细菌附着在异物表面,形成感染性结石。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会改变尿液酸碱度,促使磷酸镁铵等成分结晶,加速结石生长。
症状各异,疼痛与排尿异常是主要信号
肾结石的典型症状是肾绞痛,疼痛剧烈如刀割,从腰部或侧腹部向下腹部、腹股沟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结石损伤尿路黏膜时,会出现血尿,多数为镜下血尿,少数可见肉眼血尿。若结石堵塞肾盂出口,还会引发肾积水,导致腰部胀痛。
膀胱结石的症状以排尿异常为主,排尿时突然中断,改变体位后才能继续排尿,这是因为结石堵塞了膀胱出口。患者还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有时排尿终末会出现血尿。结石较大时,可在腹部摸到硬块。
及时治疗,避免小结石酿成大麻烦
肾结石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肾盂肾炎、肾积脓,长期肾积水还会损伤肾功能,甚至导致肾衰竭。直径小于 0.6 厘米的结石,可通过多喝水、多运动,配合排石药物促进排出;直径 0.6-2 厘米的结石,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larger 结石则需通过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手术治疗。
膀胱结石长期存在,会反复刺激膀胱黏膜,增加尿路感染风险,甚至诱发膀胱癌。较小的膀胱结石可经尿道碎石后排出,较大的结石则需通过膀胱镜或手术取出。同时,要积极治疗前列腺增生等原发病,防止结石复发。
扬州华东慧康医院提醒,预防结石要养成良好习惯:每天饮水 2000-3000 毫升,保持尿液清亮;饮食均衡,减少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多运动,避免久坐。若出现腰腹部疼痛、排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做泌尿系统 B 超、尿常规等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能有效避免并发症,千万别因 “疼痛能忍” 而拖延,让小结石给健康带来更大威胁。保护泌尿系统,才能让身体的 “排毒通道” 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