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第十七小学 刘文静
听许昌学院姚乐辉博士的课,就像在闷热的午后喝到一杯冰镇酸梅汤,清爽透彻又回味悠长。这场"足球运动常见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讲座,与其说是专业课程,不如说是一堂生动的人生健康课,让我们这些学员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足以受用一生的知识。
姚博士一开口就带着河南人特有的幽默,没有晦涩的理论堆砌,全是接地气的实在话。课堂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抛出的那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大家想一想,最好的医院在哪里?”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有说郑大一附院的,有说省人民医院的,甚至有人提到了北京协和医院。一阵讨论后,姚博士公布了答案:“最好的医院就是家。”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真正的健康密码,从来不在冰冷的病房里,而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
紧接着姚博士又连抛四问:“最好的药房是什么?”——厨房;“最好的药物是什么?”——食材;“最好的医生是哪个?”——自己;“最好的存款是什么?”——肌肉。这一连串的答案像警钟,敲醒了我们对健康的固有认知。就像古人说的“上医治未病”,真正的健康智慧,不在于生病后去哪里求医,而在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守护好自己的身体。
课堂上最动人的是“翻转”的魔力。姚博士没有单纯地照本宣科,而是把枯燥的解剖知识变成了有趣的互动。他通过动态的解剖视频,由肌肉浅层到深层,层层演示膝关节和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讲到肌肉训练时,他亲自示范正确动作姿势;讲到肌贴使用时,让我们学员到前面实操体验。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让知识不再停留在书本上,而是变成了能立刻用上的技能。我当场就学会了脚踝扭伤后的冰敷技巧和肌肉拉伤疼痛时如何贴肌贴。下课就给家里人打电话分享,并且给自己疼痛了两天甚至抬不起的大腿贴上了肌贴,效果立竿见影,这使我有更多的底气和信心去参加足球场的训练课。只有体验了才敢相信这奇妙的效果。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实在不可言说。
姚博士反复强调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如今还要加上“充足睡眠”这一条。他说:“中医讲三分治七分养,现在的人总想着生病后找好医生,却忘了自己才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话让我想起家人常说的“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老祖宗的智慧与现代运动健康科学竟如此契合。
课堂结束后,大家都悄悄发生了改变:有人说当晚就要调整作息,有人开始研究营养食谱,还有人在朋友圈分享起心率监测的小知识。这种立竿见影的改变,才是教育最动人的模样。就像姚博士说的:“知识不是用来记笔记的,是用来改变生活的。”
走出教室时,风和日丽。我突然明白,这场课教给我们的不仅是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把健康运动理念融入生活,用健康科学知识守护生命。当我们把这些理念传递给学生、家长、家人和朋友时,就像播下一颗颗健康的种子。
正如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姚博士传授的,正是让生命常青的“渔”。原来最好的课堂从不在书本里,而在能让知识落地生根的实践中;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听课的人都能带着收获,成为更好的自己,再去照亮更多人。这大概就是姚博士课堂的魔力,也是教育最本真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