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对死亡癌症患者有这样的观点:有1/3是被吓死的;有1/3因用药过度,身体无法耐受而死;还有1/3因治疗无效而死。长兼肿瘤中心董文广教授表示,癌症患者不应过度恐惧癌症,既要纠正“癌症是不治之症”的观念,也要摒弃“肿瘤一定要治愈”的观念。
就算癌症现在还不能够彻底治愈,但临床上,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转移后仍“带癌生存”超过5年、10年甚至20年的真实案例。科学治疗,希望与生机并存。
一、生存率数据:看得见的希望之光
冰冷的数字背后,往往藏着温暖的希望。2008—2021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在肿瘤整体防控和多个癌种的生存率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肺癌、前列腺癌、骨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喉癌和膀胱癌的生存率提升尤为显著,其中,肺癌的生存率提升幅度达到4.5%。更令人鼓舞的是,2019—2021年五年生存率数据显示,甲状腺癌为92.9%、乳腺癌为80.9%、睾丸癌为80.7%、膀胱癌为71.5%、前列腺癌为71.1%、肾癌为65.2%、子宫体癌为64.5%和结直肠癌为64.2%。这一个个数字,如同黑夜中的灯塔,为肿瘤患者带来生存希望。
二、病理报告:肿瘤的“专属身份证”
确诊肿瘤后,一份关键文件至关重要——病理报告。它堪称肿瘤的“专属身份证”,是医生了解敌人“真面目”的核心依据,能帮助医生了解其性质、严重程度和治疗方向。
病理报告的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患者和临床信息: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和临床医生初步诊断或怀疑的病症。②标本信息和肉眼所见:给取出的组织拍一张“特写照”,详细说明它来自哪里、长什么样(取材位置、大小、形状、颜色等)。③显微镜下所见和病理诊断:是判断肿瘤的“金标准”,能区分出是炎症还是肿瘤;如果为肿瘤,还要区分其类型、分级和分化程度等。有时为了结果准确,还会应用免疫组化或特殊染色等方法帮助判断。读懂这份“身份证”,是制定精准打击肿瘤方案的第一步!
三、肿瘤的“善恶”揭秘:良性与恶性
肿瘤分良性和恶性。良性肿瘤就像“偶尔顽皮的乖孩子”,细胞分化成熟,异常细胞和正常细胞形态和功能很相似,生长缓慢,且大多有包膜将其限制在局部,不会乱跑到其他位置,对机体的影响多为“压一压”或“堵一堵”。
恶性肿瘤像是“入侵的强盗”,细胞分化乱七八糟,形态怪异,功能也不正常。其生长迅速且不受控制。更可怕的是,它们能通过“秘密通道”(淋巴管、血管)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安营扎寨”。不仅破坏局部组织器官,还会“偷走”身体的营养,导致患者出现全身症状,如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持续乏力等。
四、看懂恶性肿瘤的“等级密码”:分期与预后的关联
临床上常用TNM分期判断恶性肿瘤的情况。“T”表示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数字从T1~T4,数字越大,表示肿瘤体积越大,侵犯的范围也越广;“N”表示肿瘤是否已经“攻占”了附近的“哨所”(淋巴结),从N0~N3,数字越大,淋巴结转移越多或范围越广;“M”表示检查肿瘤是否已经“流窜”到身体远处,M0说明肿瘤细胞还没转移,M1就意味着已经存在远处转移。
根据TNM分期,恶性肿瘤分为Ⅰ~Ⅳ期,分期数字越小(如Ⅰ期),通常意味着发现得越早、肿瘤越局限、治疗效果越好、生存希望越大;分期数字越大(如Ⅳ期),则意味着病情为晚期,治疗会越复杂,面临的挑战越大。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五、对抗肿瘤的“武器库”:日益精准的个性化治疗
现代医学抗击肿瘤的“武器”越来越丰富和精准,医生会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位置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量身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
(一)经典“三剑客”
手术 在传统治疗方法中,手术是“精准拆除部队”,目标是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组织(如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及甲状腺癌等)。
化疗 通过血液向身体派出“特种兵”,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消灭那些可能已经四处“潜伏”的癌细胞,如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及卵巢癌等。
放疗 如同“射手”,利用高能量射线对于局部肿瘤(如头颈部肿瘤、前列腺癌、宫颈癌等)精确照射后可消灭癌细胞。
新兴“精锐部队”
随着医学发展,新兴的有效方法也在不断涌现。
免疫治疗 可以激活或增强患者身体里的免疫部队去攻击癌细胞,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在肺癌、黑色素瘤、肾癌中取得显著疗效。
靶向治疗 是专门针对癌细胞特定弱点攻击,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抑制剂对有EGFR突变的肺癌效果显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靶向药物能显著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 是将患者自身的T细胞进行改造后化身“超级战士”,可以对某些血液系统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癌细胞专门识别后进行攻击。
肿瘤疫苗 充满希望的“未来武器”!应用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疫苗能激活免疫系统,有望预防和治疗癌症。
六、心理调适:战胜肿瘤的自我内在力量
许多患者最初被诊断为肿瘤时,会经历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不仅是身体的挑战,更是心灵的考验。积极应对的心态对于治疗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多与家人、朋友聊天,必要时找专业心理医生协助,将心里的压力和痛苦释放出来,让自己更有信心去打败病魔。
七、生活方式调整:自己为健康助力加分
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对改善肿瘤预后有重要影响,例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能力,促进机体恢复;适量运动可减轻化疗引起的疲劳,愉悦心情,提高生活质量。
八、临终关怀:尊严与安宁的共同守护
对于经过治疗病情实在控制不住的患者,临终关怀成为重要的选择。专业的团队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顾,控制疼痛、支持心理、指导营养等,在最后的阶段,温暖地陪伴患者和家属共同面对,活得有尊严,走得更安宁。
肿瘤并非不可战胜,它只是生命的一场严峻挑战,如果我们能打破无谓的恐惧,正确面对疾病,用科学治疗做伞,积极心态当帆,健康生活方式为桨,与肿瘤“共舞”,共同努力就可以让生命小船在这场风雨中继续平稳地前行。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