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阶段时,往往遭遇“黄昏心理”,表现为情绪消沉、对很多事提不起兴趣。为此,国内外老年心理学和医学专家建议,老年朋友在认识上应做到8个“坚持认为”,用好心态改变生活。
1.坚持认为“老了也要学习”。一些刚退休的老人可能会有“退休退休,万事皆休”的心态,生活变得懒散,以致行动迟缓、思维迟钝。坚持学习有利于培养积极自律的生活态度,保持身心活跃。
2.坚持认为“上年纪不一定会老年痴呆”。2018年“中国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痴呆患病率为5.56%。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老年人并不会患老痴,关键要做好预防工作。老年人要避免大怒、忧伤等精神刺激,坚持平衡膳食,加上一定的大脑训练,晚年也可保持思维灵活。
3.坚持认为“变老不一定会衰弱”。衰老往往不是导致老年人衰弱的最大原因,不良生活方式才是要害。饮食上,食材最好丰富多样,做饭时别加太多糖、油、盐;坚持锻炼,但需遵循适时适量原则;有小毛病不可擅自服药对付;自己能料理的家务不用他人代劳;与其听信保健品宣传,不如多阅读权威的健康类报纸。
4.坚持认为“老了也能接受新鲜事物”。新鲜事物接触过少的老年人,可能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和晚辈交流困难。不要因为上了年纪就不愿接受新鲜事物,新鲜事物可以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和乐趣,比如用使用新的手机软件、网上购物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晚辈请教,还能增进家庭交流。
5.坚持认为“老人富有创造力”。老年人可能没有年轻人思维敏捷,但丰富的阅历使老年人更易触类旁通,如果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能够勤于思考勤于行动,往往能把蕴藏着的创造潜力挖掘出来,获得新的体验和感受。
6.坚持认为“晚年也能享受性爱”。健康的性生活是高质量晚年生活的一部分。国内一项调查表明,60%以上的老年人有性欲和性生活能力。因此,要勇于追求快乐健康的生活,儿女们最好抛除偏见,当丧偶长辈表达希望寻找一位晚年伴侣时,不要过分阻挠。
7.坚持认为“老了不代表孤独”。退休后子女不在身边、丧偶是造成老年人孤独的原因。老年人改变不了现实不妨先改变自己,参加老年大学、加入志愿活动、主动结交朋友,尽力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就能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8.坚持认为“晚年同样充满意义”。有些老年人尤其是年轻时有所成就的人,更易在老年时期产生颓废无为的心理落差感。其实,“最美不过夕阳红”,老年人身上有厚重的人生积淀,是受社会尊重的群体,适当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晚年自有独特的意义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