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敢冒充中科院院士,“阮少平”是谁?
创始人
2025-08-06 09:07:51
0

陈良飞

骗子年年有,今年也不少。

今年6月,澎湃新闻率先打假了冒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的造假信息,在国内舆论场引发强烈反响。

8月初,我们又发现了一名自称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阮少平”。“阮少平”是否是其真名目前都不可考。

我们是非常谨慎的,生怕闹乌龙,就向权威部门求证。

权威部门明确告诉我们,所有的中国科学院全体院士名单都显示在中科院官网上,没有隐藏的。

很遗憾,全体院士名单里面没有“阮少平”。

于是,我们开始了在网络上寻访“阮少平”的旅程。

一些企业公布的“阮少平”资料。经查,他所谓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身份不存在。

寻访的结果令我们大吃一惊,这个假冒者的胆子实在太大了。

第二,行踪极其活跃特别爱去中小学。网络寻访发现,“阮少平”的行踪极其活跃,遍布多个省份,活动也非常多元,出席各类论坛、赴中小学校进行交流演讲等。一般来说,骗子们为了不被识破,会尽量降低自己的出场频率,但“阮少平”却是一个例外。

第三,所列头衔之多令人瞠目。除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身份之外,“阮少平”在各类演讲PPT、视频里所附的身份非常多,而且级别非常高,还常常是正职。但是这些显赫的正职身份都有权威报道,是很好证实或者证伪的。我们查核的结果显示:不是他,从未有他这个名字。

“阮少平”在小学开学典礼上发言。

这些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又可以形成一种逻辑上的自洽:行踪越活跃,出现在各种单位官方账号报道里面的频率就越高,其他对其身份存疑的人检索起来,就会“降低”对其身份的狐疑程度,继而就可以骗取更多邀请单位的信任。

出于谨慎,澎湃新闻对“阮少平”的打假还在持续进行中,目前披露的只是其假冒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身份。我们也希望更多他假冒身份的单位能够主动查核后予以声明,让骗子无所遁形。

8月5日下午,澎湃新闻采访了部分曾经邀请过“阮少平”举办讲座的中小学。8月5日傍晚时分,我们发现,这些学校已经陆续在删除有关“阮少平”的报道。

或许,他们已经发现自己上当了?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设计:王璐瑶

新闻延伸

“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被打假,近年在多所小学登台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

近日,一名声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的男子引发网络质疑。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中国科学院官网目前公布的院士名单、外籍院士名单、已故院士名单以及已故外籍院士名单中均查无此人。8月5日,澎湃新闻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这一身份系伪造。

公开资料显示,“阮少平”近年来曾在多省区公开露面,至今年7月仍有活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云南省委书记王宁的三封回信 云上融媒新媒体中心发 云南,这片七彩大地,山水形胜、民族风情浓郁。“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
广西旅游自由行五天路线,桂林自... 我一直对广西桂林那如诗如画的山水充满了向往。桂林,这座被大自然偏爱的城市,有着“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头抖与饮食:关于薯条的那些事儿 生活中,偶尔的头部轻微抖动可能让人困惑,而饮食选择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薯条作为常见的零食,是否适...
眼前总像蒙层雾?看月亮变一串?... 您是否感觉最近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以为只是人老眼花? 当心,这可能不是简单的老花眼。 如果把眼睛比作一...
提醒糖尿病友:口腔出现这6个信... 晨起口干舌燥、口气异味难消、味觉日渐迟钝...这些看似普通的"小毛病",很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血糖警报...
雪糕“刺客”偷袭脑壳?吃完冰激... 夏天必备三件套 空调、冰箱、冰箱里的冰激凌 “雪糕刺客”已经成为历史 现在出现的是各种各样 奇奇怪...
每天 1 杯无糖饮料患糖尿病风... 近日,#每天1杯无糖饮料患糖尿病风险增38%# 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大量讨论。 微博截图 热搜说...
原创 今... 朋友们,都说入伏一碗粥。 暖脾胃,养根基,最稳扎稳打的方式,就是喝一碗五色粥了。 它也算是三伏粥的一...
【权威】每天吃1个鸡蛋,对身体... 导 读 Introduction “鸡蛋丢掉蛋黄,蛋黄胆固醇高,影响心血管。““每天吃1个鸡蛋,患上...
媒体不再能为公关输送人才了 在当今时代,媒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媒体为公关输送人才的模式已逐渐式微。随着互联网的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