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群众办事,将更方便了!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提出,推动医院等企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事项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卫生健康领域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需要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让群众共享改革红利。
近年来,卫生健康领域已有众多整合资源、便利患者的实在措施。比如,许多地方推出家庭医生签约居民便捷转介服务项目,通过整合二级、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实现“一键转诊”,让有需要的患者从基层首诊到上级医院手术“一路绿灯”,而且住院期间家庭医生全程跟踪,在患者出院后提供上门康复服务,形成“转诊—治疗—随访”闭环。这种集成原来分散的转诊服务,使患者实现“入院零等待”和跨机构转诊更便捷的方式,增强了群众医疗服务的获得感。
立足现有基础,更加精准对接和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卫生健康领域仍有待开发的场景,需要在更广的面上推广、向更深的体系建设发力,让好政策落地生根。
从广度来讲,“高效办成一件事”需要抓住“普惠”这个关键词。一是在城市或大医院探索出好的工作方式方法后,将经验尽快推广到农村、中西部偏远地区等医疗资源薄弱地区,实现“一个都不能少”;二是持续通过适老化、适儿化改造等,让老年人、妇女儿童、慢性病患者、残障人士等最需要“少跑腿”的人能够在细节中感受到温情;三是探索向“高效办成一类事”拓展,如就医全程一件事、康复一件事等。
从深度来讲,“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是看病就医办事窗口的简单物理整合,而是医疗服务各环节的协同化学反应。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从碎片到打包、从被动治疗到主动管理、从人工操作到数据跑路的转变,涉及建设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也涉及卫生健康、医保、民政等多部门的信息流通与政策协调。在此过程中,持续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医疗卫生服务各环节,强化政府在制度建设、标准制定、市场监管等方面职责,加快推进医疗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更多实在的举措。
当“高效办成一件事”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群众少跑的每一步路、省下的每一分钟,对应的是民生温度的提升,推进的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步伐,激发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直面健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