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秋季饮食禁忌是什么?
创始人
2025-08-17 17:09:45
0

秋季,宜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以颐养胃气。如过食寒凉之品或生冷、不洁瓜果,会导致温热内蕴,毒素滞留体内、引起腹泻、痢疾等,故有“秋瓜坏肚”的民谚,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尤要注意。

秋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会发生相应变化,饮食上若不注意,可能加重身体不适。

以下是秋季饮食的一些禁忌,帮助更好地适应季节特点:

1、秋季忌食辛热香燥的食物。蒜、葱、生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多食助燥伤阴,可加重内热,使燥邪侵犯人体。

2、秋季忌生吃水生植物。秋季是大部分水生植物收获的季节,也是囊蚴最多的季节。如荸荠、茭笋、菱角等,它们大都质白鲜脆、清凉爽口,吃起来味道很美,并有清热解毒,开胃消食,化痰止咳等功效。但是,生吃这类水生植物,极容易感染寄生虫,使肠黏膜发炎、出血、水肿,甚至形成溃疡,一般常伴有腹泻、食欲不振;儿童感染后,会出现脸部浮肿、发育迟滞、智力减退等现象;少数情况严重者,可因衰竭或虚脱导致死亡。因此,秋季忌生吃水生植物。

3、秋季忌食油腻煎炸的食物。如炸鸡腿、炸鹌鹑等煎炸的油腻食物,吃后难以消化,容易积于肠胃之内。秋季脾胃功能较弱,食用油腻煎炸的食物会加重体内积滞之热,不利于人体适应秋季干燥的特性。

4、秋季忌吃肥甘食品。中医学认为,秋季主肺气,肺主辛味。如果肺气太过,往往会导致肝气抑郁。秋燥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方面,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主,忌吃肥甘食品。

5、忌贪凉饮冷,避免损伤脾胃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脾胃对寒凉的适应能力减弱。若仍大量食用冰饮、冰镇水果、凉菜等生冷食物,易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还可能加重体内寒气,影响气血运行。

建议:少吃生冷,水果可温食(如蒸梨、煮苹果),饮品以温热为宜(如温水、热茶)。

6、忌过度辛辣,以防加重秋燥

辣椒、花椒、生姜等辛辣食物,容易耗伤体内津液,加重秋季“燥邪”引起的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皮肤干燥等问题。

建议:减少辛辣刺激,可适当用温润的食材(如银耳、百合、蜂蜜)润燥。

7、忌过量进补,避免虚不受补

秋季有“贴秋膘”的习俗,但不宜盲目大量食用肥甘厚味(如红烧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此时脾胃功能尚未完全适应,过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会加重消化负担,导致腹胀、上火、痰湿积聚。

建议:进补以“清补”“平补”为主,如瘦肉、鱼类、山药、莲子等,循序渐进。

8、忌过咸过甜,预防秋燥与代谢问题

过咸: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加重干燥感,还可能升高血压,增加肾脏负担。

过甜:过量糖分易生痰湿,影响脾胃运化,还可能导致血糖波动、皮肤暗沉。

建议:饮食清淡,少用酱油、酱料,控制甜食(如蛋糕、糖果)摄入。

9、忌忽略补水,避免燥邪伤津

秋季空气干燥,人体水分蒸发快,若喝水不足,会加重口干、鼻干、干咳、便秘等“秋燥”症状。

建议:每天喝足够温水(1500~2000ml),也可喝淡茶、梨汤、银耳汤等滋润饮品,少用酒精、咖啡等利尿饮品。

10、忌盲目吃“反季水果”,优先应季食材

秋季是梨、苹果、葡萄、柿子、柚子等应季水果的旺季,营养丰富且顺应时令。反季水果可能经过催熟或储存处理,口感和营养较差,且可能加重身体负担。

建议:选择新鲜应季蔬果,更符合秋季润燥需求。

总结

秋季饮食核心是“润燥、健脾、温和”,避免生冷、辛辣、油腻、过咸过甜的食物,结合应季食材合理搭配,才能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舒适。

编辑:方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T...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编辑:剧透社 - 彤心晓筑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抄袭者将面临全网投诉。 曾经...
植物蛋白能否媲美乳清蛋白?最新... 植物蛋白能否媲美乳清蛋白?最新研究告诉你真相 你是不是也试过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然后回家吃一大块鸡胸...
原创 6... 降压药,早上吃还是睡前吃?——王阿姨的“夜猫子”实验 咱们小区的王阿姨,退休后迷上了广场舞,每天傍...
朔州惊!脂肪肝背后的 “神秘元... 在朔州,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很多人以为它只是吃出来的 “小毛病”,却不知其背后藏着不少容易被忽视...
原创 舌... 焖大虾是一道鲜香入味、做法经典的家常菜,虾肉鲜嫩多汁,酱汁浓郁下饭。以下是详细的制作步骤,从食材准备...
孩子出现这些信号,可能是自闭症...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总对孩子的点滴变化格外敏感。但有一种发育障碍的早期表现,却常被误认为"性格内向...
医生再三提醒:夏天大量出汗后,...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2025年河南省“最美医务工作... 8月15日,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的2025年河南省“最美医务工作者”学习宣...
九大体质的艾灸、食疗方案 体质有那些类型? 中医对体质的划分主要有9种,分别是: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
消化科医生实话:脂肪肝若这4指...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