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有个不花钱的解压方法,很原始但巨有用!但它常常被低估
创始人
2025-08-23 19:10:58
0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努力很久调节心情,却依旧心里憋得慌;和最亲近的人争吵,委屈却说不出口;加班到深夜,压力快要把自己压垮;独自一人时,难过得几乎要窒息。

这些时刻,你最本能的冲动是什么?有没有想狠狠地喊一嗓子?

面对这些无解的痛苦与愤怒,大喊一声你或许会觉得自己快要失控了,但其实这并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达。喊出来,既是身体的本能反应,也是心理在寻找出口的一种方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种常被忽视却有效的疗愈方式——“大声喊出来”。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我们为什么会有

“想喊出来”的冲动?

很多人爬到山顶面对空旷的山谷、辽阔的大海、广袤的草原时,常常会产生想要喊出来的冲动,这种冲动并非无缘无故产生,因为喊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释放情绪压力。生活中也有人喜欢约好友去KTV放声高歌,高声歌唱也不是简单地唱歌,因为歌声中表达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受到委屈时独自在家嚎啕大哭,比默默流泪更能表达我们的伤心。

人类面对情绪极限时,喊叫是一种自然的冲动,这并不是“失控”,而是一种生理与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

1

生理本能

当人们感受到兴奋、愤怒或恐惧等极端情绪时,喊出来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反应。

这时身体的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释放肾上腺素激素,可以提高专注力和警觉性,同时产生一种天然止痛物质叫做内啡肽,二者协同作用可以提高我们的疼痛阈值,使人暂时忽略躯体和情绪疼痛,优先去应对威胁,类似“战场无痛感”。

喊出来的过程中,攥紧拳头、横膈膜和胸腔的剧烈运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全身很多部位的肌肉收缩和放松,有助于释放肌肉紧张,进行躯体放松。

2

心理层面

当然我们产生强烈情绪时,大多是遇到了无法掌控的事情。喊出来是我们掌控自己的身体的过程,提高音量也是在尝试重新建立掌控感。例如,在吵架的过程中双方的音量竞赛。

对于不会表达情绪的人来说,喊出来是一种表达压抑情绪的方式。此外,我们生活中经常说的“无能的怒吼”也并非真的无能,只是因为我们的情绪强度无法用语言表达,人们退行到用更原始的非语言形式表达,怒吼至少是情绪的出口。

3

社会层面

人类祖先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早已懂得运用呼喊与怒吼。面对野兽或者竞争者,怒吼可以震慑对手,喊叫可以传递信号。例如遇到危险时的尖叫可以提醒同伴有危险或者表达求救,在进化过程中这些有效行为被保留到了现代社会。

喊出来同样是人类天生的社交本能。婴儿的哭声可以引来照顾者的关注与照料,而成年人情绪爆发时的喊叫,往往也隐含着渴望被听见、被理解的深层诉求。甚至在特定情境下,如聚会、演唱会时,喊叫不仅仅是情绪的表达,也是一种凝聚团体、快速拉近陌生人之间距离的方式。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谁更需要“喊出来”?

1

不擅表达情绪的人

在有些强调内敛地表达情绪的文化背景下,许多人从小就被教育“要懂事”“不要哭”,长期的情感压抑导致他们情感教育的缺失,内在有很多压抑的情绪。

此外,还有某些特殊人群,如神经发育迟缓、经历过创伤等导致语言表达有困难的人。当这些不善表达情绪的人,遇到极端情绪无法用语言表达时,可以尝试用喊出来的方法。这不是失控,而是一种必要性的替代性表达,这声呐喊,是身体替他们说出的心里话。

2

女性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社会文化对女性角色的期待更多的是“温顺”“克制”,使得她们“合理表达情绪”变得困难。

在体力劳动的社会中,女性因为体力弱势,以情绪管理作为生存策略。现代职场中,同样是表达愤怒的喊叫,会增加男性的影响力,对女性来说却是反向影响。生活中,表达情绪的污名化词汇大多都是针对女性的,如“泼妇”“作女”“歇斯底里”,一个女性大声喊叫会被认为是羞耻的。

3

压力大、扛住一切的人

如职场中坚和责任感高的人,往往因为身份特点,认为表达情绪是羞耻的、失败的。他们往往用“沉默”应对痛苦,但是容易转化成其他症状,如失眠、躯体疼痛、暴饮暴食等,工作中会忽视自己的情感需求,用超量工作麻痹自己的感受。因此,他们更需要找到“发声出口”。

如何“喊出来”更能发泄情绪?

1

喊叫的技巧

喊叫作为一种心理疗愈方式,不是单纯地用喉咙发出声音,需要结合胸腔、鼻窦、横膈膜、腹部等部位共同协作发声。

我们常见的喊叫是发出啊(a)的长音,其实不同情绪可以尝试不同的发音,例如愤怒时可以尝试哈(ha)、破(po)的短音,悲伤时可以尝试呜(wu)的长音等等。

2

喊叫的场所

我们不能随时随地大喊大叫,容易让人误解,可以选择安全的喊叫场所。如山谷、空旷海边、草原等自然环境;汽车里、浴室、独居空间等私密场所;KTV、操场、主题乐园等社会许可的场所;也可以寻找情绪宣泄室,如墙面有吸音棉的房间、拳击俱乐部、VR 虚拟场景。

3

逐步练习

对不常外露情绪的人来说,突然用喊叫的方法表达情绪,会不好意思。可以从小声开始练习,逐渐提高音量,如开始发出嘿嘿嘿的声音,逐渐发出啊、哈等较大的声音。

从独自一人练习开始,敢于喊叫后,可以寻找有类似处境的同伴共同练习。

4

学习其他合理调节情绪的方法

如冥想、运动、听音乐、深呼吸、转换环境等。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当你被情绪淹没时,或许可以尝试在一个不会打扰他人的地方(如车内、房间)允许自己大声喊出来,大胆地表达你的情绪,这不是软弱失控,而是尊重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

如果你发现,自己常常需要借助大喊才能缓解情绪,这可能意味着你长期处于高压的情绪状态,或者调节情绪的方式单一。如果你的情绪波动影响了工作与人际关系,喊完仍然很空虚或内耗,这些情况可能不是用喊叫的方法就能调节的。必要的时候可以寻求心理支持,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

策划制作

作者丨樊亚奇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心理治疗师

审核丨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策划丨王梦如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张林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介绍一个治疗“鼻息肉”的方子 导读:今天介绍蔡福养先生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经验 — 苍耳子散及其加减。 鼻息肉是鼻科常见病之一。 在鼻...
中轴中顶,集厨房、客厅、卧室于... 大家好,我是老杳,一个理想主义者。对于长途自驾游来说,改装露营车需要具备的三大基本生活功能就是能做饭...
咖啡因:头痛救星还是罪魁祸首?... 你是不是也试过,早上没喝到那杯心心念念的咖啡,脑袋就开始隐隐作痛?或者有时候,多喝了几杯咖啡,反而觉...
【警惕】100多天蛋鸡拉“纸壳... 100来天的蛋鸡出现零星伤亡、拉黄褐色稀粪、肝脏破裂的现象,用中药效果不大,加抗生素有效果,但后期死...
认识皮肤的“记忆”—成都医肤大... 当我们的皮肤受到一定深度的损伤后,修复的过程往往不会无声无息,而是会留下一份独特的“记忆”——瘢痕。...
健康科普 丨 走出焦虑,找回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莫名地紧张不安;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袋里...
孙淑华医生:乳腺增生会有那些表... 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主要与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调。了解乳...
今日立秋,吃好三样,喝好三样,... Hi,大家好,我是梦琳,每天致力于分享美食养生,健康食谱! 不知不觉,今天已经是立秋了,今年的末伏刚...
脑瘤患者一般能活多久? 脑瘤患者一般能活多久?具体能够活多长时间,一般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以及严重程度然后结合积极治疗后的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