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到底有什么?
是春意袭人、春风拂面,满山春花开?
是夏日清凉、丛林瀑布跌宕的澎湃?
是秋日果蔬飘香,迎来秋收冬藏
是冬天凝结的雪霜、
山中的冰瀑与脚下的温泉蒸起暖雾,
把村寨托在云里
……
贵州吊水岩瀑布 图源:梅涛
这些灵秀系在“山地”头衔。
广袤群山成为了世居者的根,
连日子与屋檐,
都沾染着群山的印记。
肇兴侗寨 图源:包图网
贵州山水:独具有仙家气韵
若有一句话形容贵州的山水,那它应该是“云海尘清,山河影瞒”独具仙家气韵的地方。
最近的贵州阴雨不止,住在山间的人们总是能在雨过天晴之后,瞥见一层云雾横贯在山水之间,山中的树木在随着雾气的流动,才小心地探出了头。走在山间小道,长吸一口,空气中夹杂着湿气与白雾中自带的仙气。每每望向群山,总会不禁感叹,贵州的山中一定要仙家洞府,不然,又怎会遇见烟岗云岫的群山。
当真理的镜子向后翻转,或许仙家洞府就在身边。
提起贵州的住宿地,那确实很有“仙气”。古时的仙人府邸,许是山中洞穴,亦或是云雾之中的楼阁,再配以绝妙的山水风光,而这便是贵州的生活现状。
贵州雷公山 图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贵州的居住地可用一个一句话来形容
“各种山地的居住形式”。
在贵州有着亚洲独一无二的穴居,古时很多少数民族,为了躲避灾祸就长途跋涉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大山,找到一些天然的洞穴,最后世世代代居住于此。这样的洞穴冬暖夏凉,还有隔音的效果,对于战乱时期是很不错的避难所。
织金洞 图源:王晓
但大山中的洞穴,交通相对不太方便,若是遇见较大的族群,不适合群居生活,而后依山傍水的村落由此出现。
大量的杆栏式、悬山式、穿斗式、石头屋等建筑、在山顶、半山腰、山脚建立起来,形成如今山中成片的苗寨、侗寨、布依寨、土家山寨、彝族山寨……
岜沙苗寨 图源:从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旧日的山居,倒成了外来游客趋之若鹜的地方,而旅游产生的新业态,也让贵州民宿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01
瀑布类民宿
枕水听雷,与飞练共眠
贵州素有“千瀑之省”“万瀑之乡”的美誉。在这里,人们可以目睹白练般的瀑布从山中奔腾而下,最终在断崖处跌落。河水与山石的激烈碰撞,激起层层水雾,与头顶的艳阳相映,恰好形成一道彩虹悬挂在半空。
而这般美丽的景致,在贵州有着无数种排列组合:清晨的宁静、午后的喧嚣、傍晚的绚丽……这些奇妙的场景,又岂是一时一刻所能完全领略?正因如此,建在悬崖之上的观景民宿应运而生。
黄果树大瀑布 图源:黄果树旅游区政治局
建在滴水滩瀑布的民宿便是最经典的例子,清晨推窗即与瀑布撞个满怀。
这瀑布水流从百米高的崖壁上折了三折坠下,清晨时裹着薄雾,水雾顺着风往民宿的露台飘,带着山涧的清洌,沾在栏杆上凝成细小的水珠,抬手一触便是凉津津的湿意。
民宿中看滴水滩瀑布 图源:尧珈·望瀑
西北角的坝陵河大桥横跨在峡谷之上,钢铁的桥身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却奇异地与周遭的山水融得和谐。
傍晚时分,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大桥的轮廓被镀上金边,桥上车灯连成流动的光带,与滴水滩瀑布的暮色水景遥遥相对,一边是自然的磅礴,水流在渐暗的天色里泛着微光;一边是人类的巧思,钢桥在暮色中透着暖意,而民宿就安坐在这两者之间,屋檐下的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映着窗沿的绿植,连带着瀑布的水声都温柔了几分。
瀑布观景民宿 图源:尧珈·望瀑
远观瀑布固然震撼,但深入瀑布其中又是另一番风景,藏在赤水丹霞之中的民宿,是镶嵌在丹霞岩层之中,瀑布从民宿顶部的断崖流下,民宿周围被竹林所环绕,极具东方美学。
上图 丹霞瀑布民宿 图源:醉美遵义行
下图丹霞瀑布民宿 图源:赤水匠庐·雅路古
02
溶洞类民宿
穴居未来,激活远古基因记忆
这样的溶洞民宿在贵州随处可见,这一切都归功于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历经亿万年的山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地质奇观。全球共有三大喀斯特景观片区,其中中国的南方喀斯特最为壮美雄伟,且复杂多元。
贵州所在的喀斯特地区,不仅是中国西南喀斯特最集中的代表地,更是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贵州被誉为“中国的喀斯特省”和“喀斯特博物馆”。在这座天地间宏大壮阔的博物馆里,山、水、人和谐共生,共存共荣。
上图 贵州安顺喀斯特景观 图源:袁佳利
中图 贵州安顺可处村 图源:袁佳利
下图 十二背后景区 图源:王晓
谈及与喀斯特地貌相关的民宿,洞穴民宿与喀斯特峰林观景民宿与之紧密相连。
在万峰湖景区附近的溶洞中,隐匿着一处别具一格的民宿。其所在的绝美洞穴依崖而建,民宿内部将洞穴与现代装饰相结合,独具喀斯特地质的魅力。站在悬崖平台之上,推门即可尽览湖光山色,千里美景尽收眼底。
贵州的洞穴民宿 图源:兴义旅游
而峰林观景民宿,与洞穴民宿而言,又有别样的感觉。建在山谷间,悬崖处,开门独享贵州万里江山峰林图。
日出时分,更显独有仙家气韵,锥状喀斯特峰林,在波澜不惊的田园之间拔地升起,层层云海之间,上下起伏,山峰之间形成的云瀑,在风的流动里浮上浮下,肉眼可见天地间云雾的流动,而这样的场景只有在亿万年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之下,才得以窥见。
悬崖民宿上俯瞰喀斯特峰林 图源:峰兮·牧云(玉皇顶)
03
少数民族民居
千柱落地,续写山脊上的生态智慧
贵州之所以迷人,除了绝妙的喀斯特山水,更因其浓厚的民族气息。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宛如大地的雕刻师,为这片多彩的土地赋予了起伏万变的神奇景观。
依山而居的贵州人民,围绕群山展开他们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敬畏自然的苗族、“草木共山生”的侗族、“扎染技术绝妙”的布依族……每一个民族在这片大山中繁衍生息,独特的山野风俗,编织出属于他们的民族乐章。
贵州十二道拦门酒 图源:袁佳利
贵州的民族聚居地,通常选址于依山傍水的峡谷之中。靠山临水的河谷地带,因蛇虫鼠蚁较多以及山谷腹地湿润的气候,使得杆栏式建筑的吊脚楼环绕河谷而建。这种鳞次栉比的民族古居,也使得贵州成为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博物馆。
我欲窥民居的全貌,而我也是万千民居的一员。
黔东南、黔西南民族地区的民宿,不仅自带仙家气韵,更洋溢着浓厚的烟火气息。同时,它们也成为了“连接村寨与外来游客对话的桥梁”。
贵州朗德苗寨的苗族表演 图源:袁佳利
藏在大利侗寨后方的穿斗式木质建筑,总吸引着往来人们的目光。这座民宿的奇妙之处,在于它依三块高度不一的地块而建,建筑顺着山地高度灵活改动,形成了独具高差特色的格局。
榕江县大利侗寨的相关民宿 图源:井上见·稻田
它在极力保障舒适度与设计感的同时,又细心守护着当地的自然土地,将大利侗寨“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住客在享受惬意时光的同时,能深入体验贵州梯田的独特乐趣。
榕江县大利侗寨的相关民宿 图源:井上见·稻田
这样深入村寨、保留当地特色的民宿,在贵州还有很多。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的观景民宿、黔西南册亨县板万古寨的青年旅社、加榜梯田的梯田民宿……吊脚楼类民宿不仅在大利侗寨散发着独特魅力,更广泛分布于贵州各地,成了贵州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册亨县板万村民宿 图源:袁佳利
这些民宿巧妙融合传统建筑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既留存着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印记,又融入了现代人对舒适度与美学的追求。身处吊脚楼中,游客能沉浸在浓郁的民族风情里,仿佛置身于一幅幅鲜活的民族画卷之中。
雷公山区民宿 图源:群山之心(西江店)
与此同时,贵州的民宿产业也在持续发展壮大。政府与社会各界携手发力,将民宿产业与当地旅游资源深度结合,构建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链。
截至2023年底,贵州省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554家,其中5A级9家、4A级143家;现存中国传统村落757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328个,其中国家级312个,数量居全国首位。正是这些丰富的旅游景区与民族特色村寨,让贵州的特色民宿在喀斯特地貌上落笔生花。
贵州省民宿经营主体更是达到1.2万余家。贵州不断推进资源重组,将热门景区、山野风光、民族村落与民宿联动,打造“民宿+”特色服务,满足了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民宿也由此成了贵州旅游的新名片。
本平台所转载、整理的内容(文字、图片、视频),仅供读者了解、学习和交流。我们尊重原创,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国际山地旅游联盟
贵州到底有什么?是春意袭人、春风拂面,满山春花开?是夏日清凉、丛林瀑布跌宕的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