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刚满38岁,半年前开始月经量越来越少。原以为是工作太累引起的,就没在意,直到连续4个月不见“老朋友”上门,还频繁被潮热汗出、失眠心慌折磨,皮肤也越来越干。
李女士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可能出现了问题,就到妇科就诊。在妇科诊室,当听到“卵巢早衰”四个字时,她瞬间红了眼眶:“我才38岁,卵巢怎么就老了?”
卵巢早衰如何界定?
卵巢早衰,医学上称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指女性在40岁之前就出现卵巢功能衰退,导致生育力急剧下降,身体被迫提前进入“类更年期”。
诊断卵巢早衰,一般指40岁以前,至少4个月不来月经;促卵泡生成素(FSH)数值大于40IU/L或40mIU/mL,此时在临床上就可以诊断为卵巢早衰。
注:促卵泡生成素(FSH)是由垂体分泌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卵泡发育。
目前卵巢早衰的发生率不算很高,大概是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的比例。由于目前女性的生育年龄在延后,很多高龄女性在备孕,发现很难自然受孕,一查发现是卵巢早衰,显得卵巢早衰的发生率好像在增高,其实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不高的,大家不要恐慌。
月经异常:卵巢的“沉默警报”
月经异常是卵巢早衰最重要,也是最易忽视的信号。
周期紊乱:卵巢早衰初期,月经周期明显缩短(<21天)或延长(>35天)。
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一般是21-35天,经期大概是2-7天。如果月经周期出现延长或缩短超过7天,出现两次以上,就要警惕月经开始不正常了。
如果经量逐渐减少至点滴即净,最终发展为闭经(停经≥4个月需高度警惕)。
突然闭经:部分患者无征兆突然停经,提示卵巢功能已严重衰退。
卵巢早衰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月经异常,同时也会伴随出现因雌激素波动下降引起的症状。
更年期症状提前来袭
潮热盗汗
突发性胸颈面部发热,伴随大汗淋漓,夜间更严重(可湿透床单),干扰睡眠与生活;轻者仅轻微出汗,每个人的症状程度是不一样的。
生殖泌尿问题
雌激素降低后会导致阴道干涩、性欲减退;反复尿路感染、阴道炎(因黏膜变薄,防御力下降)等。
骨量急速流失:
腰背/关节酸痛频发;骨密度显著低于同龄人,轻微跌倒易骨折(如弯腰提物致腰椎骨折)。
90%以上的卵巢早衰原因不明
目前90%以上的卵巢早衰找不到明确的原因。
女性出生时的卵泡储备量个体差异大,且消耗速度无法预测。无明确诱因的情况下,可能与复杂的内分泌或基因调控异常有关。
明确病因的卵巢早衰多与手术、放化疗等因素有关。
1、医源性损伤
卵巢手术,如巧克力囊肿剔除术等卵巢部位的手术,术中可能损伤卵巢组织及卵泡储备。
化疗/放疗:比如治疗血液病、红斑狼疮或肿瘤时,药物或电离辐射可能直接破坏卵巢功能。
2、受体功能异常
卵巢对激素信号的反应失灵(如受体失效),导致卵泡无法正常发育。
3、遗传因素(非绝对)
母亲绝经早,女儿卵巢早衰风险可能略高,但非必然遗传。也就是说遗传仅为可能的风险因素,非决定性。
在此需澄清一个误区:人工流产不直接损伤卵巢。
人流手术仅操作于子宫腔内清除妊娠组织,不触及腹腔内的卵巢,可能会损伤子宫内膜。不过反复进行人流手术可能会引发盆腔感染,间接影响卵巢(如输卵管粘连)。
给中青年女性的忠告:
40岁前闭经超4个月,要立即到妇科就诊。别误当“内分泌失调”自行调理。
激素替代治疗越早开始,获益越大。确诊后及早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启动,切勿自行口服激素,这样存在风险。
另外,生活干预重于治疗,卵巢更怕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熬夜和精神压力大。
最后请记住:卵巢早衰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健康重启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