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知名游戏主播因尿毒症、高血压未能及时控制诱发并发症离世,年仅39岁。
在离世前2个小时,该主播还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自己这条命感觉要交代了。据家人回忆,他生前经常熬夜工作,在去世前已经患有尿毒症5年,患病后经常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患病日常,但最终病魔还是无情地带走了他……
这让大家对“脆皮年轻人”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这些不治之症?
一、为什么得尿毒症的人越来越多?
早在2022年的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慢性肾病的患病率达到了10.8%,总数约有100万人次,而慢性肾病的终末期就是尿毒症。且近年来肾病发病率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10~30岁的年轻患者占比达到了40%。
近年来我国尿毒症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与糖尿病、高血压患病人数上升有直接关系。约有3成的尿毒症患者有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良会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约有15~30%的患者则与高血压相关,血压控制不好会促进肾小球硬化、肾功能减退。
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而老年人本身就是慢性病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加,身体机能会逐步下降,发生肾脏疾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为什么这些老年人身上常见的病,现在越来越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病科原主任医师黄晓晔表示,很多年轻人早期罹患肾脏疾病时身体没有明显症状,而当症状明显时,往往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阶段了。年轻人长期熬夜、劳累、血压上升,以及没有及早干预肾病,都容易导致尿毒症发生。
二、尿毒症悄然而至?注意5个“求救信号”
2023年,《JAMA内科学》子刊上发表的一项由我国疾控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研究人员进行的第六次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2018~2019年我国预估有8200万成年人罹患慢性肾病,但其中的知晓率仅有10%。
可以说,慢性肾病是“沉默杀手”,对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日常多关注身体表现,发现这几个症状要及时就医。
1、起夜多次
尿量异常增加、减少,都可能与肾脏功能异常相关。正常情况下,人在夜间睡眠状态下不会起夜,如若长期夜间起夜>3次的话,需要高度警惕是肾脏疾病所致。
2、身体浮肿
肾脏功能异常时会让体内水钠潴留,导致身体异常浮肿。早期浮肿一般会在眼睑、面部出现,随着病程发展会演变成全身性水肿。
3、尿液变化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一天的排尿会在1.5~2.5L之间,排尿量<400ml属于少尿、>2.5L为多尿。正常的尿液颜色应该为淡黄色,如若出现血色、浓茶色以及酱油色的尿液,都需要警惕。
另外,正常排出的尿液内不会有泡沫,即便是有泡沫也会很快消散,出现久聚不散的泡沫,很可能是蛋白尿,与肾脏功能异常相关。
4、皮肤瘙痒
终末期的肾病患者,体内毒素无法通过尿液排出,只能通过皮肤等其他途径代谢,这样一来会刺激皮肤引起异常的瘙痒症状出现。且体内毒素堆积会刺激到周围神经引起病变,也容易导致皮肤瘙痒。
5、血压升高
肾脏是血压的调节器官之一,当肾脏功能异常时,患者很可能会出现异常的血压上升,该症在年轻人身上十分多见。
那么,是否罹患慢性肾病一定会发展成尿毒症?
当然不是,从慢性肾病发展到尿毒症中间有很长的过程,需要几年到十几年不等。如若可以在早期发现并积极进行干预的话,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可以逆转。早发现、早治疗,在所有疾病上都适用,尿毒症也是如此。
三、这4种饮食,是在给肾脏“埋雷”!
《美国肾脏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糖尿病是导致全球肾衰竭的主要原因,而我国这类发展中国家则是以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为主导。该症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内分泌等多种因素相关,不能都将其归咎于饮食。
但我们不能否认,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会给肾脏健康埋下“隐雷”。
1、高盐食物
盐分摄入过量会给肾脏带来较大负担,时间长了很容易出现功能性损伤。常见的腌制类食物、火腿、香肠等均有大量盐分,要尽量少吃。
2、高磷食物
磷元素进入体内后需要通过肾小球过滤排出,长期摄入大量高磷失误,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增加肾脏损伤的风险。常见的高磷食物有水产品、动物肝脏以及蘑菇等。
3、高糖食物
高糖食物摄入过量会导致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容易诱发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很多到后期会发生肾病并发症,严重的会演变成尿毒症。
4、伤肾果
如桔子、葡萄等高钾食物,长期大量摄入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甚至会引起高钾血症发生;杨桃内有大量草酸、神经毒素,大量摄入也会影响肾脏健康。
尿毒症是肾脏疾病的终末期,从早期发展至此需要很长的过程,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关注身体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资料:
[1] 《为什么得尿毒症的人越来越多?不是因为烟酒,这 3 个习惯你可能也有……》.科普中国.2022-08-22
[2] 《30岁就被确诊尿毒症!医生提醒:9个身体异常信号要注意!》.健康时报.2024-06-07
[3] 《尿毒症是吃出来的?奉劝一句,这几种食物要少吃,肾会感激你!》.方舟健客科普.2024-04-1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