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陈棠棣
今年暑期,影视剧取景地打卡游火爆“出圈”,越来越多游客“为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而赴一座城”。 比如国产动画《浪浪山小妖怪》再度带火山西古建筑,电影《南京照相馆》的热映为红色旅游再添一把热度,随着《东极岛》的上映,舟山东极岛再次成为海岛热点。影视剧取景地打卡游成为旅游“黑马”,“影视+旅游”将上演怎样的文旅大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浪浪山小妖怪》引爆山西游
古建景点搜索量飙升380%
今夏国产动画《浪浪山小妖怪》再度带火山西古建,永安寺、佛光寺、晋祠水镜台、碛口古镇等影片中出现的同款景点搜索量暴涨380%。暑假期间,山西大同景区门票票量同比增长43%,旅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超40%,一跃成为暑期增速TOP3城市。
影片中,永安寺凭借精美壁画与独特建筑结构,化身为连通“人妖两界”的奇幻秘境,吸引大批观众专程前往打卡。有游客坦言“小妖怪的故事很吸引人,但古建筑的秘境感更让人着迷。
大同市浑源县旅游资源丰富,始建于北魏的悬空寺,以全木质框架悬于恒山绝壁,其险峻构造自带超现实奇幻感,更因殿内同供释迦牟尼、孔子、老子,承载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包容性,成为动画奇幻宇宙的精神注脚。
为紧抓这波热度,浑源顺势推出系列举措:观众凭《浪浪山小妖怪》电影票根及景区摆渡车票根,即可免费参观永安禅寺。景区内,非遗巡演中,传统大头娃娃、耍故事、扭秧歌相结合,游客在互动中感受非遗韵味,以及银幕场景照进现实的亲切感;永安寺设置电影主题打卡点,进一步强化了游客的沉浸体验。同时,配套服务全面升级,开通“浪浪山专线”直通车;免费讲解、停车场及“元气补给站”等贴心细节,让游客的文化体验感显著提升。
从美食到影视
乍浦路风貌街解锁文旅商体展联动新模式
因为电影《酱园弄·悬案》的热情,也改装后的上海乍浦路风貌影视街区,人流再次汇聚过来。乍浦路南段伸向苏州河,河上乍浦路桥是小红书网友公认的“上海最美机位”之一,天气好时人声鼎沸。北段被车流巨大的海宁路隔离了喧嚣,岁月静好。
椿方圆面馆、对印茶局、蒋掌柜排骨年糕、杜哈夫甜品、文创雪糕等店铺,在年代感十足的“妆造”中相继入驻,带着烟火气,也带来了经济效益。
在椿方圆,地面的花砖、房顶的吊扇,都让人错觉时间的停滞。店里主打特色本帮面、浇头面、盖浇饭等,店主虞健说,自己曾在剧组工作,父母则是开饭店的,一听说这里要改造成风貌影视街,第一批就赶来了。“乍浦路从前就是上海的老牌美食街,上海市民都有感情的。”毗邻的对印茶局店内装饰同样复古,只是二楼别有洞天,小舞台上摆着古琴、高脚凳等,静候下一场演出开启。
乍浦路。图源:视觉中国
章子怡在电影里乘坐过的电车,如今是街区内醒目的空间。这辆道具电车根据历史资料1:1复刻而成,造价80万元。之前,有影迷拿着老照片现场比对,觉得片方花了心思在美术置景上。“车是原貌,但功能变了,改成了‘胜利咖啡’。”负责人介绍,团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电影留下的拍摄资产赋能街区文旅商体展联动,链接电影场景与现实生活,只是其中一种业态的延伸。
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汤惟杰也有同感。在他看来,乍浦路风貌影视街对上海电影产业本身是种有意义的尝试,“利用了城市的原有建筑,这种‘原真性’不可复制;而当上海大多数影视基地都位于市郊,一片身在市中心核心地段的外景拍摄地,更是可遇不可求”。
从《后会无期》到《东极岛》
影视热潮下的海岛“蝶变”记
2014年韩寒电影《后会无期》的热映,让东极岛从“养在深闺” 的渔村一跃成为网红打卡地。数据显示,电影上映后东极岛游客量从2014年的年均 12 万增至2023年的 37 万,民宿数量从 12 家扩张至 208 家,其中“极东日出”“山海石屋”等主题民宿年均入住率达85%。
今年《东极岛》的上映,再次将这座海岛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掀起了新一轮的旅游热潮。据携程数据显示,电影定档消息发布当天,东极岛的旅游搜索量较前一周暴涨230% 。庙子湖岛上的“里斯本丸纪念碑”和青浜岛的荧光海滩等景点,迅速成为游客竞相打卡的网红地。
东极岛 图源:视觉中国
从地理角度来看,东极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海岸线蜿蜒曲折,礁石林立,海浪拍打着岸边,溅起层层白色浪花,构成了一幅壮美绝伦的海岸画卷。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极岛是众多海洋生物的家园,也是候鸟栖息繁殖的天堂。岛上约40幢石屋依着山崖礁石的走势而建,石屋、石墙和石路皆以岩石为主要建材,这些建筑不仅是渔民世代生活的见证,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东极岛的“蝶变”,充分彰显了影视作品对旅游产业强大的带动作用。通过电影镜头,东极岛独特的生态之美、深厚的人文底蕴得以广泛传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感受它的魅力。
(部分内容综合自央广网、新华网、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