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先老腿”,这句话在湖南的湿冷天气里体会尤深。长沙68岁的王爷爷,年轻时湘江里挑过水,田埂上健步如飞。如今上了年纪,他最大的烦恼就是那双膝盖:上下楼像针扎,天气一变就酸痛预警,多走几步路就“罢工”,公园里下盘棋起身都得酝酿半天。
这困扰王爷爷的“老寒腿”,很大可能就是膝骨关节炎在作祟。如何用中西医结合的“筋骨同治”理念,为您的膝关节健康保驾护航,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关节运动医学科罗海恩主任为您支招。
在西医看来,膝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的磨损、退化引发的炎症和疼痛。但在我们中医理论里,这远不止是“骨头”的问题。
“伤骨必伤筋,筋伤骨必震。” 这句话点破了膝关节炎的核心病机——“筋骨失衡”。我们的膝关节,好比一个精密的轴承系统。“骨”是轴承的滚珠,而“筋”(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就是固定和驱动轴承的支架与皮带。如果皮带松弛无力(肝血亏虚、筋失所养),支架不稳,那么滚珠(骨骼)就会在运转中发生异常的摩擦和撞击,加速磨损,引发疼痛和活动受限。
湖南地区雨水充沛,湿气较重,外感寒湿之邪容易侵袭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像王爷爷一样的湖南老乡,一到阴雨天膝关节就格外难受的原因。
膝关节周围肌肉(特别是股四头肌)的萎缩和力量下降,是导致和加重膝骨关节炎的重要因素。在治疗中强化肌肉等“筋”的功能,其重要性不亚于处理骨骼本身的问题。
基于“筋骨同治”的理念,我们的治疗和养护绝不能只盯着骨头,更要强健筋骨,调和气血。具体怎么做呢?
1.内调外养,预防为先
避寒湿,重保暖:湖南的冬天湿冷,夏天空调房寒气重,一定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暖,可以常备一副护膝,穿长裤入睡,避免空调风口直吹。
巧运动,强肌筋:并非所有运动都适合。推荐低强度、对关节冲击小的运动。
股四头肌锻炼:坐姿抬腿。坐在椅子上,腰背挺直,缓慢将一侧腿伸直抬起,保持脚尖勾回,感觉大腿肌肉绷紧,保持10~15秒后缓慢放下。双腿交替,每组15~20次,每日2-3组。这是强化膝关节“稳定支架”最核心、最安全的方法。
传统养生法:太极拳、八段锦。这些缓慢柔和的运动能充分活动关节,增强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非常适合老年人。岳麓山下、湘江边晨练的老人们,就深谙此道。
饮食有节,食疗辅助:多吃富含钙质、蛋白质和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牛筋、猪蹄等。中医推荐可适量食用薏苡仁、山药、杜仲、牛膝等药食同源的食材煲汤,有健脾祛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效。
2.阶梯治疗,中西合璧
如果已出现疼痛,也不要怕,我们有完整的阶梯治疗方案:
基础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如中药封包、艾灸、超声波等祛寒除湿、活血化瘀)、手法按摩松解紧张痉挛的肌肉筋络。
药物治疗:
西药:非甾体抗炎药快速消炎镇痛。
中药:内服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的中药汤剂(如独活寄生汤加减),外用活血止痛膏药。我们医院特色的中药制剂在缓解症状方面效果显著。
微创手术:对于严重病例,有关节镜清理、软骨修复术,以及最终的膝关节置换术。但即便是手术,术后康复的核心依然是“筋骨同治”——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重新建立肌肉力量,才能保证手术的长期效果。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关节运动医学科罗海恩主任提醒广大老年朋友,膝骨关节炎是退行性疾病,虽无法彻底逆转,但通过“筋骨同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延缓进展、大幅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在于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并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养护。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几片止痛药或一次手术上,日常的肌肉锻炼和生活方式干预才是根基。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三科(关节外科) 张道伟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