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这段时间里,北京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日本游客。
他们表面上打着“旅游”的名号来到北京,可这群人不逛景区、也不品尝美食,反倒是每个人像有任务似的,把同仁堂潘家园读个水泄不通。
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其实这些日本人的目的很简单,大多都是对中国产品的喜爱。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草药,很多日本一到中国,便顾不上逛什么景区景点,便直奔同仁堂药店,甚至店铺还没开门,门口就已经排满了长队。
这番场景并非夸张,
去过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所有药店都看到汉方药专柜,甚至还能在超市买到汉方巧克力、汉方咖啡、汉方奶茶等产品。
就连日本政府和企业,都对中国草药非常看重,早在 1976 年就将汉方药纳入医保体系。
而如此钟情于草药的日本人,自然对中国这个发源国所产的草药更加喜爱。
尤其是中国作为草药的主要产地,能产出大量的优质中药材,不像日本主要依赖进口。
因此价格自然也更便宜,往往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性价比极高。
此外,那些老字号药房,更是有着代代相传的炮制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把控,让日本人发自内心的认为这比日本国内的草药更好。
以上种种,都显现出来日本人对中国草药的酷爱。
这些人们在买完草药后,便都转战茶叶店。
日本人爱喝茶还有追溯于公元九世纪那时,日本僧人当时将茶籽、茶苗及饮茶习俗带回国内后,日本便对饮茶喜爱至极,甚至渐渐确立了日本茶道。
这一点即便到了现在也没有改变,根据数据显示,日本的喜欢茶道人数将近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由于日本因自身条件问题,不适宜大规模种茶,这也导致他们当地只有少数的绿茶。
而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国,则拥有者丰富的茶叶品种和优质的茶叶资源,不仅种类多、品质好,价格更是便宜。
因此日本人除了药材外,也非常喜爱中国茶叶。
像张一元,吴裕泰这种茶叶专卖店,一到旅游热季,就成了一个热门打卡地,全都是外国游客疯狂买买买,恨不得把柜台搬空。
而在买完后,那些日本游客则是转身就进入了古玩市场,想要淘一些宝贝。
不过相比于消费,这些日本游客更注重的还是体验,所以像潘家园这种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玩字画,好赖都有,全凭眼力的古玩市场最受欢迎。
假如有哪个日本游客能花几百块就淘到有意思的小玩意,即便不是古董,也能开心好久。
由于日本游客太多,就连当地的商贩都学会了几句日语,以此方便交流,或者说更好的“忽悠”。
只能说,日本游客这番啥都“买买买”的场景让很多人都是感叹不已。
要知道在以前,人们都觉得国外最好,总是跑去日本买东西,最著名的就是那个哄抢“日本马桶圈”。
但如今这一切都颠倒了过来,包括日本游客在内的众多外国游客,都是不远万里,专门来中国购买各种物美价廉的产品。
说回正题,除了以上更让人意外的是,不少日本游客有孩子的还会专程去北京的日本人学校。
日本家庭普遍关注教育,部分家长会绕道考察当地国际学校。通过短时间探访,他们了解课程设置、校园环境,为以后孩子的留学做准备。
不过有一点比较有争议。
这种学校是专门为在中国境内持有居留证件的外籍人员的子女准备的,不招收中国人,也不许中国人进入。
这还曾在网上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些网友认为这些学校可能是间谍机构,存在不良企图,尤其是在这类学校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消息,截止到2023年4月,我国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共建立了 15 所日本学校,占全世界日本人学校的 15.95%。
但其实大家不用担心,这些学校只是国家允许的,为在华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教学便利的地方而已,教材都必须经过中国教育部审查,教师人员也一样。
至于在即将回国的最后一刻,这些日本游客则重新开开买买买,不过这次买的大多都换成了各种易储存,能带走的小吃。
像是什么果脯,京八件,糖炒栗子都不会放过,就连狗不理包子和全聚德烤鸭的,都会专门买上那种真空包装的,直接带回家慢慢享受。
而让当地商贩最喜欢的,大概就是这些日本人很少讨价还价,非常爽快。
对此,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为啥这些日本人不去景点,不品尝中国美食,而是沉迷这些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作为邻国,日本游客其实早就把北京玩了个遍,各处景点都已经去过了,美食也都品尝过了,没那么感兴趣了。
相比之下,中药、茶叶这些在日本昂贵,在北京却很便宜的生活必需品,自然是受到了日本游客的偏爱。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中国警察网 助推全球“China Travel”热潮 去年我国接待外国游客数量同比增长96%
新华网 文明对话|是他,让中国茶成为日本百姓的生活方式
环球网 日媒:日本药企加速中药材国产化 拟减少对中国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