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全球第一:“深港穗”超越东京和旧金山,广东成最大赢家
创始人
2025-09-02 22:07:06
0

“深港穗”创新集群全球夺冠,凸显了广东、大湾区的创新实力、创富实力、科研攻关的实力,背后都是税收、就业以及安居乐业。

作者:今纶

这些年来,总是有不少网民对着GDP数据做小学数学题,说谁谁谁要超越广东了,网络上黑深圳、黑广州也是一种流量密码,这事儿真的要改改了。

我的看法是:

创新力比GDP更重要。其实要提升GDP很简单,搞大基建就好了,至于大基建能不能回本,那就不管了,至于债务,那就一百年之后再说吧。

而提升创新力,拥有超前的创新力,把创新力变成钱,不是靠砸钱负债就可以干成的,要的是慢工出细活、细水长流,还要有一套科学、人性化以及自我纠错的市场化机制来掌舵,非如此,难以有真正的创新。

有了创新力,才有优质的产品,才有钱,这是一个逻辑闭环。

最近有个权威排名出炉,低调的“深港穗”再也藏不住了,因为拿了个全球第一,广东成了最大赢家。

01 “深港穗”创新趋势还不错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9月1日在香港公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最新排名结果,“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升至榜首,打破过去连续5年屈居全球第二的格局,而去年第一的“东京-横滨”集群跌落至第二,美国“圣何塞-旧金山”集群则排名第三。

你没看错,日本“东京-横滨”集群、美国“圣何塞-旧金山”集群都落在了“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的后面。

这个排行榜靠谱吗?是不是野榜?这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出的榜单。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简称WIPO,是联合国保护知识产权的一个专门机构,根据《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而设立。

这个榜单通过3项核心指标,判断世界级创新活动集中程度,包括产权组织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以及今年新增风险资本交易量指标。

今年全球百强创新集群分布在33个经济体,其中中国最多,合计24个,美国及德国分别有22个和7个。

“深港穗”本来一直在第二名,连续5年屈居全球第二,今年升至第一,主要由于今年新加入风险资本交易量指标,内地及香港企业都吸引不少国际及本地大型创投基金参与,所以,“深港穗”直接夺冠了。

在我看来,“深港穗”夺冠是迟早的事情,因为已经当老二很多年。

夺冠的标志性意义在于确认了“深港穗”的创新趋势是非常好的,以下,我们分三个城市、多个维度来细说。

02 深圳PCT申请量全国第一

先讲深圳,深圳申请专利这事强大到“可怕”的程度:

2024年,深圳全市专利授权量24.19万件,商标注册量24.95万件,均居全国首位;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63万件,连续21年居全国首位;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0件,是全国平均水平(14件)的7.9倍。

华为居功至伟,2024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6600件,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

而且华为申请量连续7年保持全球第一,超过三星电子 (2024年申请量54087件)等国际科技巨头。

深圳市层面也很清醒:近年来坚持不低于30%的市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

2024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1亿元、增长18.9%,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研发投入强度达到了6.46%,实现总量和强度居全国大中城市双第二;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93.3%,总量居全国城市首位。

当然,香港、广州的PCT国际专利申请也不错,加起来就是强强结合: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PCT申请量全球占比9%、居全球第二。

03 香港科研实力不容小觑

说说香港,香港为人熟知的产业是金融和地产。

但实际上其教育优势、科研优势也在快速上升中。

很多家长都知道,港校已经被内地学生挤爆了,这就是硬核实力之一,香港是亚洲唯一拥有多达5所全球百强大学的城市。

2025年8月,香港五所高校( 香港大学 、 香港中文大学 、 香港科技大学 、 香港理工大学 、 香港城市大学 )的15个实验室获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为“ 全国重点实验室 ”,涵盖医疗、量子信息、新传染病等领域。这些实验室每年可获得最高2000万港元政府资助,并由高校提供配套资源支持。

香港的基础科研也是相当不错的,只不过以前没有得到太多人关注。

现在香港被定位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各方又投了不少钱,香港院校和实验室参与国家科技计划,提升科研能力,加快香港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其实是一个趋势。

香港虽然不大,但顶尖人才不少。

根据美国大学和Elsevier发布的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排行榜数据,香港共有1,534名学者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较去年增加了80名。

更有13位学者跻身各自学科领域的全球十大,其中包括被誉为“树博士”的香港教育大学地理及环境科学讲座教授詹志勇,他连续两年蝉联林学领域的全球第一。

此外,早前被聘任为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的卢煜明在全科临床医学领域排名全球第四。

2024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也豪了一把,推出30亿港元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向本地院校、研发机构及重点企业提供财政支持,帮助其用好超算中心算力资源。

所以,香港整体产业结构、科研深度的变化还是不容小觑。

香港真的不是以前那个香港。

04 广州PCT申请量猛增

说说广州,“深港穗”集群科学论文发表密度为每百万人3775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科学论文发表量全球占比2.4%,其中做出最大贡献的是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在其中排名第一,中山大学在广州。

广州除了在科学论文的发表方面对“深港穗”超东京横滨做出贡献之外,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也在猛增,2025年上半年申请量同比增长20.8%。

2024年广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首次超千亿元,科研城市排名跃升全球第八位;独角兽企业增至24家、数量居全球城市第九。

广州当然是一座科创大城,不仅仅有美食,还有笑傲全国的生物医药产业(黄埔区)和正在赚钱中的低空经济产业(天河区)……

应该说,广州的科研实力在快速提升,不仅如此:

2024年底,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之一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2024年世界城市体系排名,广州位居第22位,排名大幅提升,稳居世界一线城市,也是广州在该榜单上的最高排名。

最后说一点,“深港穗”风险交易全球占比2.9%。

这充分说明“深港穗”的企业活动依然活跃,创业精神熠熠生辉,所以,风投资金在经历了几年的徘徊之后,开始逐步进入,事实也是如此。

05 广东是财政收入第一省

“深港穗”如此拉风,真正实现了赶日(东京-横滨)超美(圣何塞-旧金山),谁是最大赢家?当然是广东。

近年来唱衰广东的声音实在太多,很多网民缺乏常识,缺乏正确认知,只知道看GDP,不看创新力量,甚至连钱都不看,令人遗憾。

广东坐拥深穗两座一线城市,而且有大湾区的平台融合港澳,其创新力在中国是一流的,而创新力一流意味着高质量的制造业有人买单,也意味着高质量的服务业口碑爆棚。

说几个数据,足以让人惊叹广东的实力:

2024年,广东的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56.7%、31.6%,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3%、占全国1/4,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1.2%、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增长12.5%、占全国超4成,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1%、占全国18%。

工业投资超1.5万亿元、增长6.7%,技改投资增长11.5%、连续2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广东是中国绝对的制造业第一省。

而且广东的负债率是相对比较低的,根据广东预算报告等数据,2024年广东全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首次破3万亿元,约35261亿元,控制在债务限额(约35673亿元)之内。

广东省政府债务规模较大,但经济实力强、财力雄厚,地方债务负担相对较轻,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实事求是地说,广东的负债率远低于内地多数省份。

而且广东钱袋子的厚度依然是中国第一名:

2024年广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13533亿元,这一收入规模超出位居第二的江苏约3495亿元,就一般预算公共收入而言:广东=江苏+陕西。

广东是中国绝对的财政收入第一省,财政净上缴金额全国最高。

所以哪来的某省明年就超越广东?

很长一段时间内,广东这个收入规模都是全国第一,难以被超越。

某些黑子面对制造业第一省、财政收入第一省哪来的勇气开黑?是梁静茹给的吗?

我们都知道只有真金白银才是真的,财政收入可以发工资,而GDP是不能当钱使用的。

“深港穗”创新集群全球夺冠,凸显了广东、大湾区的创新实力、创富实力、科研攻关的实力,背后都是税收、就业以及安居乐业。

在“马太效应”之下,广东、大湾区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资金、技术、产业链,这是趋势。该怎么办?你懂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总觉得没力气、吃不下?这些小毛...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在日常生活里,很多人常常会感觉浑身没力气,对美食也提不起兴趣,吃不下饭。多数时...
5A级自然景区,付费“插队”? 利用游客“痛点”牟利? 自然景区,也推“优速通”了。 最近,湖北恩施大峡谷景区的投资管理方恩施旅游...
开学遇开海!旅顺双重福利来袭,... 开学季撞上开海季 GO 旅顺诚意满满迎学子! 旅顺口区名厨美食协会、旅顺口区旅游协会率先发力,为高校...
小心!别让AI聊天机器人成为你... 你是不是也试过在深夜感到孤独或焦虑时,打开手机和AI聊天机器人倾诉心事?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这...
大病不出县 清华长庚妇产科助准... 近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产科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大路医院紧密协作,顺利完成多例难度大、风险高的腹...
西安丝路欢乐世界“三秦四季・冰... “从西域乐舞到敦煌飞天,从迎宾秀到行为艺术,上百场互动演出让游客‘不出国门,漫步万国’,沉浸式感受丝...
全球每100人中就有1人因自杀... 你有没有想过,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可能正面临着无形的压力与痛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报告,全...
秋饮菊花茶 “白菊善治目疾,黄菊专攻风热,野菊长于解毒。但切记阳虚之人不可多饮,就像再好的药不对症也是毒。” □...
原创 旅... 旅行不仅是探索新地方和体验新文化的机会,也是拍摄美照,留下美好回忆的绝佳时刻。如何在旅行中拍出让人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