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大医 | 七成卵巢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如何才能尽早揪出这个“隐匿杀手”?
创始人
2025-09-10 07:40:36
0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顺义妇儿医院妇科医师 王清萱

编辑 | 刘家碧

“主任,这肚子疼得实在受不了了,每天晚上不吃止痛药根本扛不住……”在顺义妇儿医院的妇二科诊室里,年轻的王女士(化名)向刘巍主任诉说着她的煎熬。多年来,工作是王女士生活的重心,此前查出卵巢上有“巧克力囊肿”,但她从未真正重视。然而,近来频繁发作、越来越重的下腹痛让她无法再忍受。

结合张女士带来的抽血结果、妇科超声图像等检查结果,以及恶性肿瘤家族史,刘巍担心她的病情不仅是普通的盆腔炎症或巧克力囊肿那么简单。住院后,经过后续完善检查,刘巍团队和王女士沟通后决定,在完成抗炎治疗后安排手术。术后病理显示,王女士不幸患上了卵巢癌。幸好,她及时进行了手术,术后也积极配合治疗,目前恢复良好。

在诸多妇科肿瘤中,卵巢癌隐匿性和危险性极高,尤其需要提高警惕。卵巢深藏盆腔,位置隐蔽。早期肿瘤体积小,生长于此不易产生明显压迫或疼痛。加之早期症状模糊,极易被忽视或误诊为普通胃肠不适。《2023中国卵巢癌诊疗现状白皮书》显示,我国约有七成卵巢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Ⅲ期及Ⅳ期)。建议女性定期做妇科检查,医生可以通过触摸了解子宫、卵巢的大小、形态、活动度及有无盆腔肿块或结节。盆腔超声可观察卵巢结构、血流信号等,若发现卵巢有囊实性肿瘤,应提高警惕,由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

卵巢癌高危因素有哪些?谁更需提高警惕?

1、遗传与基因突变

这是最重要的风险因素。携带 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终身患卵巢癌风险会显著增高(可高达40%—60%)。家族中如有两位及以上直系亲属(母亲、姐妹、女儿)患卵巢癌或乳腺癌,也需高度警惕。

2、年龄

卵巢癌的患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尤其是绝经后女性(50岁以上风险陡增)。

3、生育与内分泌

(1)未生育或不孕:卵巢排卵次数增多可能增加卵巢损伤风险。

(2)晚生育或不哺乳。

(3)过早月经初潮或过晚绝经,意味着雌激素暴露时间延长。

(4)长期使用某些激素替代疗法(特别是单一雌激素治疗)。

(5)其他相关病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特别是卵巢型)、乳腺癌病史、林奇综合征等。

(6)生活方式因素:肥胖、吸烟等可能与风险增加相关。

存在高危因素并不意味着必然患病,但意味着需要更主动地关注和必要的筛查。

如何尽早发现卵巢癌这个“隐匿杀手”?

目前没有国际公认、简单有效的卵巢癌早期筛查方法。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来说,推荐进行以下自我监测、自我管理的方法:

1、基因检测与咨询:有显著家族史者强烈建议进行遗传咨询和BRCA基因检测。明确突变者,需制定严密监测或预防策略

2、预防性手术

完成生育的高危女性(尤其BRCA突变携带者),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和卵巢,是有效的降低风险手段。需在医生指导下充分评估利弊、时机(通常推荐35—40岁后,完成生育计划后)及术后激素管理。

3、加强监测

对于暂不选择手术的高危女性,可考虑(虽不能替代手术)定期(如每6个月)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CA125/HE4检测。但肿瘤标志物监测具有局限性,需充分了解。

对于普通风险女性,不推荐常规筛查,但定期进行妇科体检格外重要。对持续性、新出现的腹部、盆腔症状应保持高度警觉,尽早就诊妇科是普通人群提高早诊率的唯一可行途径。

哪些信号是卵巢癌发出的“警报”?

卵巢癌早期症状虽不典型,但并非无迹可寻。如出现以下症状,尤其症状持续存在(超过12天/月)、新近发生、进行性加重,务必及时就医。

1、腹部不适,如持续的腹胀感(像胀气但不易缓解)、腹部或盆腔隐隐作痛。

2、食欲不振,吃一点就饱(早饱感)、消化不良、恶心。

3、排尿习惯改变,尿频、尿急,却无尿路感染证据。

4、短时间内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或增加。

5、持续的、难以缓解的疲惫感。

6、月经紊乱或绝经后出血。这类情况相对少见,但需警惕。

以上症状常被归咎于“肠胃不好”、“压力大”、“更年期”。但持续的、新出现的、无法用常见原因解释的腹部/盆腔症状,就是身体发出的“黄牌警告”!

怀疑卵巢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1、妇科双合诊/三合诊

医生通过触摸了解子宫、卵巢的大小、形态、活动度及有无盆腔肿块或结节。这是基础但重要的检查。

2、影像学检查

(1)盆腔超声(已婚女性首选经阴道超声)可观察卵巢结构、血流信号,发现肿块。根据肿块特征,如囊性、实性、混合性,有无乳头、分隔,血流是否丰富紊乱,初步判断良恶性倾向。

(2)当阴道超声发现卵巢有囊实性肿瘤,专科医生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判断肿瘤有恶性风险,需通过CT、MRI或PET-CT检查评估肿瘤范围、分期,并制定手术规划。

3、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帮助医生综合判断病情。

4、病理检查是确诊“金标准”。通过手术或穿刺获取组织样本,在显微镜下由病理医生最终确诊癌的类型(上皮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和分化程度。

目前卵巢癌的治疗策略是怎样的?

卵巢癌治疗强调规范化、个体化、多学科协作(MDT)。核心手段包括:

1、手术治疗

(1)全面分期手术

适用于早期患者(疑似I期和II期)。核心是完整切除肿瘤,进行全面探查、活检(包括腹腔冲洗液、腹膜多点活检、大网膜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以精确分期指导后续治疗。

(2)肿瘤细胞减灭术

中晚期(III期、IV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目标是尽可能彻底地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的病灶(理想减瘤术:残留病灶小于1厘米;满意减瘤术:小于1厘米)。手术范围通常包括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阑尾切除(尤其粘液性癌)、转移灶切除(如肠管、脾脏、膈肌部分切除等)。手术的彻底性是影响预后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2、化学治疗

(1)术后辅助化疗

绝大多数上皮性癌术后需要化疗(除极少数极早期IA期低危患者),以清除可能残留的微小病灶。标准方案通常以铂类(卡铂/顺铂)联合紫杉醇为主,每3周一次,共6疗程。

(2)术前辅助化疗

对于评估难以达到满意减瘤或身体状况暂时无法耐受大手术的中晚期患者,可先进行数个疗程化疗,待肿瘤缩小、腹水控制、患者状态改善后再行手术(中间型减瘤术)。

3、靶向治疗

(1)PARP抑制剂

对于携带BRCA基因突变或存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的患者,在完成初始手术和化疗后(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使用奥拉帕利、尼拉帕利等PARP抑制剂进行维持治疗,能显著延缓复发,延长无进展生存期,甚至改善总生存(OS)。这是近年最重要的突破之一。

(2)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

可用于晚期患者的一线联合化疗及维持治疗,或复发后的治疗。

4、内分泌治疗

主要用于某些低级别浆液性癌或子宫内膜样癌等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维持或复发后治疗。

5、放疗

应用相对局限,主要用于某些复发转移灶的姑息治疗或特殊类型(如无性细胞瘤)的辅助治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男人发自内心回归家庭,才会有的... 女人最怕的不是男人偶尔的犯错,而是他明明人在家里,心却飘到了外面。 那种同床异梦的感觉,就像心里扎了...
继发性痛经是怎么回事?胚胎想移... 女性痛经常于月经来潮时出现,常常持续整个月经期,疼痛多位于下腹部、腰骶部及盆腔中部等。有严重的痛经的...
超级APP之争:“京美淘” 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商业评论 (ID:shangyepinglun),作者:贾贺辉“从硬折扣看京东、...
辉瑞早就知情:mRNA疫苗会攻... 泄露的辉瑞内部文件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mRNA疫苗最严重的影响或许并非在肺部,而是在整个人类生...
广东5天4晚最佳行程推荐,潮汕... 宝子们,广东潮汕一直是热门旅游地,它就像一座藏着无尽宝藏的神秘岛屿,独特的潮汕文化、美丽的海滨风光还...
亲子游广东玩4天行程怎么安排,... 亲子游广东4天3晚景点推荐,潮汕玩四天纯玩费用多少 家人们,亲子游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次增进亲情...
安徽四日游纯玩详细花销,去黄山... 六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正是出游的好时节。黄山,这座屹立在华夏大地上的名山,以其雄伟壮观的山峰、变...
杜锋受累了!广东连打3场,崔永... 金秋九月,广东全运男篮的备战节奏愈发紧凑。在与由考辛斯领衔的美国旅游队几番激战后,他们并未停下脚步,...
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迈入数字化时...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