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峪古堡,号称世界最美古堡,也是中国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更为晋东南117处古城堡之首。这如何能不去看?
难道古城堡都是作着伴儿修建的?或者是为发生战争匪患相互可以援手?此前去的皇城相府和郭峪古堡是相对而建,几公里外就是砥洎城。湘峪古城离相府村也是几公里的样子。
下车的那一刻抬眼望去,瞬间的惊艳和震撼几乎无法表述。这里不同于西方尖顶的古城堡,它自有与本士文化传承相一致的风格华夏。那壮丽的城廓就在隔水依山的对面,自带巍峨雄险、敦厚质朴。
一长溜密实实排开赫然入目。都说山西的城堡是青砖黛瓦,但入我眼中的一座座,皆与大地同色,也包括那些牌坊。难道真的是黄士高原在时光里给它们涂抹了保护色吗?
远看湘峪古堡的仓黄墙壁上全是一排排窑洞似的窗洞,整齐有序大小有别,规矩得像蜂窝。这就是被称为“蜂窝城墙”的独特布局。听说里面著名的藏兵洞十分有特色。
走过一座石拱桥,下面一泓碧绿的水域从两端伸向远方,不知这算不算护城河?与石桥相对的正是古堡的高大城墙以及巍峨城楼,一座不大的门洞便是城堡的入口。
老弟在后面三叮喔我们,拍照的时候注意回头看藏兵洞的楼梯(此前有游客拍照后退两步找角度,不幸滚楼梯发生了不幸。)
走上城堡才发现,它的整个表面都建在山腰上,街道、民居、广场、牌坊、巷弄,还有几层高的楼房,更有蝉乌争鸣的大树,撒下一地阴凉,一样都不比平地少。令人想不到的就是在地面以下暗藏玄机。
原来通往藏兵洞的楼梯建在房屋里,仔细寻觅找到一处,向下望去楼梯陡峭,下面有光。慢慢走下楼梯,见下面像一问开阔的屋子,且光线柔和,清爽宜人。对面有月门与另一间屋子相通,一直望过去原来是一条通道,排列着一道道月门,连着一排屋子。而每一间屋子的一侧都开有一个很高大的洞窗,从窗口望出去,便是隔水的对岸,牌坊、停车场、青山、白云都在视野里。原来这藏兵洞瞭望口正是那些对面看过来的蜂窝孔。洞口离地面很高,看出去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这座城堡城墙高大坚固,平均高度达25 米,宽度为 4米,全长约 2000 余米。
沿着曲折的"走廊式"兵洞缓步前行,里面温度温度都在最宜人的舒适值上,外面三十几度的暑夏不觉被遗忘在身后了。我忽然明白为何古人要将藏兵洞设计成这般模样:穿堂风掠过一个个拱形通道,既保证了空气流通,又形成了天然的换气系统。忍不住追想那些兵卒在这座冬暖夏凉的藏兵洞守卫城池,没有战事无敌侵扰时,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差事呢!
走出藏兵洞,迎面遇见前来研学的学生队伍,正在牌坊下听导游讲历史。原来湘峪古城由明代户部尚书孙居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孙鼎相以及孙可相兄弟们主持修建。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流寇肆虐,为了防御侵扰,孙氏家族组织修建了这座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城堡。历经十余年才完工。
城内,有自己的街头巷尾以及可以登上城墙的路径,当年街道房屋布局更是依据“三横九纵"的棋盘式格局。
我等这些外来游客,从人家的院子里走上城墙边的石板路去眺望城外,想下来时居然找不到出口回归主路。
幸好在此居住的一位老爷子从屋里走出来,笑着指了指一道小门,我们才一面笑一面道谢走出小门,转了几个弯找到街面。心想,这如果是敌人来了还不被瓮中捉鳖啊?
走出湘峪古堡景区来到停车场,再回望,青山如黛薄云聚积,也许我作为游客不会再回到这里,但太行深处这座见证过历史风云的古堡将镌刻在我的记忆力,书写在我的文字中,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