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常出现这样的情节:爱人牺牲自己的角膜,让对方重获光明。这种剧情虽然感人,却传递了错误信息。现实中,角膜移植并非简单的“交换”,而是一项复杂的医疗程序。
角膜作为眼睛最外层的透明组织,如同相机的镜头,一旦变得浑浊或变形,视力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角膜移植手术旨在用健康的角膜替代病变角膜,恢复光线正常进入眼内的通道。
01 精细程度超乎想象
角膜移植远非简单的“换窗户”手术。这项手术需要在高倍显微镜下进行,医生将患者病变的角膜精细切除,再把捐赠者的健康角膜缝合到患者眼上。
整个过程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缝合的精细程度堪比刺绣,每一针都关系到手术成败和术后视觉效果。
02 并非万能解决方案
角膜移植的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时机选择、术后护理质量等。即使手术成功,患者也需要长期使用抗排斥药物,并定期复查。
手术效果也因人而异。如果角膜病变已经影响到眼内其他组织,即使移植成功,视力也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大多数患者术后仍需佩戴眼镜或角膜接触镜来矫正视力。
03 来源并非活体捐献
与现实截然不同的是,影视剧中活体捐献角膜的情节并不存在。角膜移植的供体来源主要是遗体捐赠,这是基于医学、伦理和实际操作的考量。
活体捐献不可行一方面是因为健康人捐献角膜会导致自身失明,另一方面是角膜需要特殊的保存和处理条件,遗体捐赠更能保证角膜的质量和安全性。
04 角膜捐献带来希望
目前我国角膜资源严重匮乏,许多患者在黑暗中苦苦等待。为缓解这一困境,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在全国建立了9家爱尔眼库和53个角膜捐赠接收站。
其中南宁爱尔眼库就设在南宁爱尔眼科医院。这些机构负责采集、筛选、处理、保存角膜材料,并将安全的供体材料及时分配给急需的患者。
南宁爱尔眼科医院角膜及眼表专科副主任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干眼症、感染性角膜炎、结膜炎、角结膜化学伤、圆锥角膜、翼状胬肉等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羊膜移植手术、疑难角结膜病手术、角膜交联术等,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眼疾困扰。与此同时,她还在学术领域不断专研,在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其专业能力和学术成果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
随着日益增多的爱心人士志愿捐献,让更多角膜盲患者获得了移植机会,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时间。角膜移植手术虽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恢复完美视力,但它仍然是治疗角膜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随着医学技术进步,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患者通过此重获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