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否定子午谷奇谋是黑点?殊不知黑他的人都吃了“回旋镖”
创始人
2025-09-12 20:09:44
0

诸葛亮作为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军事战略家,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历代统治者和名将的高度认可。在《三国志》等正史记载中,诸葛亮以其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和谨慎周密的军事部署著称。然而在探讨其军事思想时,后世对诸葛亮拒绝采纳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一事始终存在诸多争议。特别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公开批评此举是诸葛亮错失良机后,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更是持续升温。那么,魏延这个看似大胆的战略构想究竟是否真能创造奇迹?还是说诸葛亮凭借其超凡的战略眼光,预见到了魏延未能察觉的潜在风险?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之所以能引发后世如此热烈的讨论,主要在于其完美契合了《孙子兵法》中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战术原则。这种以奇兵制敌的构想确实令人心驰神往。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魏延这个计划要取得成功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极其苛刻的条件:首先,他必须率领部队在短短十日内穿越险峻的子午谷,赶在曹魏守军反应过来之前兵临长安城下;其次,要成功震慑当时镇守长安的曹魏都督夏侯楙,迫使其不战而逃;最后,还需要诸葛亮的主力部队顺利攻占陇右地区,及时与魏延会师长安。虽然这个计划听起来极具吸引力,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三个条件在当时几乎都不可能实现。

让我们首先考察魏延计划中的行军速度问题。据《后汉书·地理志》记载,东汉末年的子午谷全长约三百三十公里,当时军队的正常行军速度约为每日四十里(约合20公里)。按照这个速度计算,要在十天内完成行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魏延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他提出要率领一支由五千精兵和五千后勤人员组成的万人部队。通过这种特殊的兵力配置,可以减轻单兵负重,理论上能够提高行军速度。如果日夜兼程急行军,或许有望在十日内抵达长安。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子午谷的实际地理状况后,就会发现这个假设过于理想化。

子午谷虽然在东汉初年就已存在,但由于其地势险要、环境恶劣,平时几乎无人通行。据《水经注》记载,谷中常年杂草丛生,灌木密布,道路状况极差。更关键的是,穿越子午谷需要翻越秦岭山脉,沿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一旦遭遇雨雪天气,谷中道路会变得泥泞不堪,行军将变得异常困难。历史记载显示,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曹魏大将曹真曾试图从子午谷奇袭汉中,结果部队在谷中行进一个月都未能走完一半路程,最终因道路泥泞被迫撤退。值得注意的是,曹魏的后勤保障能力远胜于蜀汉,如果连曹真的部队都难以完成穿越,魏延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即便一切顺利,魏延的部队可能也需要一个月才能抵达长安,这么长的时间足够让夏侯楙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

在《三国演义》的文学描写中,夏侯楙被塑造成一个胆小无能、毫无军事才能的庸才形象。然而历史记载中的夏侯楙虽然确实不及诸葛亮、魏延这样的顶级军事家,但也是经过曹魏军队多年历练的将领。作为曹魏宗室成员,夏侯楙虽然主要依靠家族背景获得晋升,但也并非完全不懂军事。曹丕称帝后,为巩固统治,特别任命了包括曹仁、曹休、夏侯尚、曹真、夏侯楙等七位都督。这些人大都是曹魏宗室或曹丕的亲信,其中唯一的老臣臧霸很快就被解除了兵权。这一人事安排表明,这些都督的首要任务是帮助曹丕稳定政局,既要防范蜀汉和东吴的进攻,更要警惕曹魏内部的不稳定因素。

曹丕深知这些都督中既有曹仁、曹真这样的杰出统帅,也有夏侯楙这样的平庸之辈。因此,他在每位都督身边都安排了能力出众的刺史作为辅佐。这些刺史名义上是都督的下属,但在特殊情况下有权调动军队,甚至可以违抗都督的命令。例如在东吴将领孙布诈降事件中,都督满宠拒绝了对方的提议,但扬州刺史王凌却擅自派兵接应,结果中伏惨败。事后王凌并未受到严厉惩处,这充分体现了曹魏军事制度的灵活性。因此,即便魏延能够奇迹般地穿越子午谷,即使夏侯楙真的临阵脱逃,魏延仍将面对雍州刺史郭淮的阻击。郭淮在汉中之战中表现出色,在夏侯渊战死后成功稳定局势,并击退了刘备的追击部队,其军事才能不容小觑。根据曹魏的兵力部署,当时长安守军不少于万人,魏延不仅没有兵力优势,反而处于绝对下风,想要攻占长安简直是天方夜谭。实际上,有郭淮这样的良将辅佐,又坐拥兵力和城防优势的夏侯楙根本不会轻易弃城,魏延的计划显然过于理想化。

魏延子午谷奇谋的前两个条件已经难以实现,而第三个条件——诸葛亮主力及时会师——同样充满变数。历史上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虽然初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最终以失败告终。虽然马谡失街亭是直接原因,但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蜀汉军队整体战斗力不足。北伐失利后,诸葛亮在总结教训时明确指出: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他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士兵训练不足,难以与精锐的魏军抗衡。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尚且不能速战速决,如果魏延再分走一万精锐,诸葛亮在陇右战场将更加捉襟见肘,根本无力与魏延会师。即便魏延侥幸攻占长安,没有主力部队支援也绝无可能守住战果。由此可见,子午谷奇谋不过是魏延的一厢情愿。

作为三国时期最富争议的战略构想,子午谷奇谋在近两千年来一直引发热议。但细究魏延提出这一战略的出发点,几乎完全建立在对自身能力的过度自信和对夏侯楙的严重低估之上。他对战争客观条件的考量严重不足,这正是诸葛亮拒绝采纳该计划的关键原因。令人深思的是,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将子午谷奇谋作为质疑诸葛亮军事才能的重要依据,试图打破诸葛神话。殊不知这个谋略本身就是对将领个人能力的盲目迷信,这种历史误读不得不说是一种颇具讽刺意味的黑色幽默。

[参考文献]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论魏延子午谷之计的战略价值》,原载于《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9月刊。同时参考了《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中关于诸葛亮北伐及魏延事迹的相关记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蒙古国民主青年联盟代表团访问呼... 9月7日至11日,应内蒙古自治区青年联合会邀请,以蒙古国民主青年联盟名誉主席巴·巴图图布新为团长的蒙...
薛庆浩送礼!瓦科戴帽2场打入7... 直播吧09月12日讯 申花vs泰山第85分钟,申花后场送礼,薛庆浩传球被断,瓦科上演帽子戏法,泰山本...
从健康守护到书香回赠,郑东新区... “你们这儿的体检环境好、服务也好,在这儿体检心里舒坦,看到有书吧,就想把书捐过来。” 近日,郑东新区...
广州华康中医医院 杜鹏主任说强... 强直的发病年龄特点 强直性脊柱炎大多发生在15—35岁之间,这正是学习、工作和成家立业的关键阶段。广...
华医科普 | 青少年也中招,直... 你是否也有 边上厕所边看手机的习惯? 一蹲就是半小时, 追剧、打游戏、看社交网络 …… 根本停不下来...
西贝争议刷屏,但比起硬刚罗永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财经 (ID:finance_ifeng),作者:凤凰网财经继西门子之后,...
拥有229对染色体的蝴蝶,究竟... 你有没有想过,世界上竟然有一种生物,染色体的数量让人目瞪口呆?是的,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位“染色...
咳喘难愈,补肾是关键 咳嗽、气喘缠绵难愈,罪魁祸首可能是肾虚。中医认为,肾主纳气,为气之根。久咳久喘与肾虚往往有着密切联系...
山水梦境九寨沟——九寨沟行之二 2025年9月4日中午12点,我们离开昭化古镇,大巴车前往九寨沟。虽有广平-平绵高速和兰海-平绵高速...
原创 投... 前言 这几年,各地文旅热潮不断,“网红古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动辄几十亿投入,政府主导、资本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