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萱 “素” 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健康的影响。然而,盲目、过量地补充这些营养素,反而适得其反,易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如何正确地辨别、科学地保健非常关键。
小萱“素”说第十四期,带您正确认识“番茄红素”~
在色彩缤纷的果蔬世界中,番茄、西瓜、木瓜等红色果蔬因其独特的色泽而格外引人注目。这种鲜艳的红色主要来源于一种名为番茄红素的天然色素,它不仅赋予食物诱人的外观,更蕴含着丰富的健康价值。
认识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是一种常见的类胡萝卜素,也是成熟番茄中的主要色素,还存在于西瓜、葡萄柚等水果中。日常饮食中,番茄及其制品(如番茄酱)是番茄红素的主要来源。现在番茄红素不仅作为天然着色剂广泛应用,还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功能食品、药品和化妆品领域。
番茄红素的健康作用
❀ 抗氧化的“神枪手”:
人体衰老、免疫力低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都与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量自由基有关,它们会对组织细胞和DNA进行氧化袭击。番茄红素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脂质氧化,其抗氧化能力约是胡萝卜素的2-3倍,是维生素E的100倍。
❀ 保护心脑血管的“小卫士”:
番茄红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一定作用。欧洲国家开展的一项研究证实,血液中番茄红素水平越高,冠心病的风险和死亡率越低,该结果在澳大利亚关于中风预防的一项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证实。番茄红素可抑制胆固醇合成,血液中番茄红素含量越高,动脉硬化产生的危险就越低。另有研究发现,番茄红素对吸烟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尤其明显。
❀ 男性的“红颜知己”:
男性到了45岁以后,会逐渐出现前列腺会肥大,导致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尿无力或者排尿困难等症状。番茄红素可以保护前列腺组织,改善前列腺肥大老化、抵抗力下降等症状。番茄红素还对男性的前列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其他健康益处:
番茄红素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促进非特异性细胞免疫。此外,还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损伤,并缓解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症状。
如何科学补充番茄红素
❀ 越红越好:
番茄红素主要存在于番茄、西瓜、葡萄柚和番石榴等红色水果中,柿子、甘蓝、辣椒等蔬果中也含有少量。番茄红素在番茄中的含量随品种和成熟度的不同而异,红色番茄中的含量约是黄色番茄的10倍左右,且越是成熟,红色越深,番茄红素含量越多。因此应该选择新鲜、成熟、颜色很红的番茄。应季的露地番茄比冬天大棚中的番茄质量更好。番茄买后最好放在冰箱中低温避光保藏,尽快烹调食用,因为番茄红素在日光的照射下容易分解。
番茄/番茄制品及其他食物中的番茄红素含量
(毫克/100克可食部)
❀ 尽量烹调熟食:
番茄含有的番茄红素最丰富,但生吃番茄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吸收效果,生吃只能吸收果肉中的其他营养物质,不能充分获取更有益的番茄红素。番茄细胞中番茄红素只有通过加热,细胞壁崩解后才能析出,经过烹调加热处理的番茄红素才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 搭配油脂更有益处:
由于番茄红素是一种脂溶性物质,与油脂一起食用可以提高其吸收利用率。因此,增加番茄红素的推荐菜肴是番茄炒鸡蛋、番茄炖牛肉,番茄炒肉片、番茄肉酱面、番茄蛋汤等。如果吃圣女果之类小型番茄、西瓜、木瓜作为零食,最好能配着酸奶一起吃,做成可口的甜食,以便利用酸奶中的少量脂肪提高番茄红素的吸收率。西瓜和木瓜的番茄红素含量堪与番茄媲美,之所以被人忽视,主要是因为作为水果生吃的时候番茄红素吸收极少。
❀ 多用番茄制品:
经常使用一些番茄酱、番茄沙司、番茄调味酱来制作菜肴。番茄酱烹出的菜肴色艳味美,还能帮助保存食品中的维生素C,真是一举两得。其实,番茄酱中番茄红素的含量比鲜番茄本身还要高。
摄入建议与注意事项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建议我国成人番茄红素的特定建议值(SPL)为15毫克/天,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70毫克/天。通过均衡饮食,每天摄入1-2份番茄制品(如50克番茄酱或350克番茄),即可满足需求。
长期过量摄入富含番茄红素的食物或补剂可导致番茄红素血症,主要表现为皮肤橙染,一般对健康没有危害。停止摄入后,症状会逐渐消退。需要注意的是,大量吃番茄会使血液中的尿酸增高,是痛风的诱发物,因此对于有痛风病史的患者来说,并不适合大量吃番茄或番茄制品。番茄红素与痛风的关系,目前还尚未完全清晰。
对于有特殊健康需求的人群,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番茄红素补充剂,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敬请持续关注【小萱“素”说】系列,共探微量元素的奥秘。
作者:高海蓉 指导专家:高键
上一篇:一天睡十几个小时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