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忻州9月13日电 (任丽娜)长城不语阅千载,黄河有声话故乡。9月11日至13日,以“忻见未来 关山可越”为主题的2025年山西·忻州“长城两边是故乡”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忻州市举行。来自海内外的文旅专家、学者、达人、企业代表等齐聚边塞雄关,共赴这场文旅盛宴。
活动现场。任丽娜 摄
本次活动串联起忻州长城从军事要塞到文旅名片的历史变迁,展现当地“守护文脉、激活活力”的发展理念,让世界读懂忻州长城的当代价值,让世界聆听黄河的声音。
亮资源优势 护长城文脉
忻州是长城的博物馆,更是文旅融合的试验田。忻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武志英表示,忻州拥黄河、揽长城,兼具千年文脉与红色底蕴,且处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交汇点,文旅发展优势显著。她强调,近年忻州深化文旅融合,通过守护文明根脉、创新讲好忻州故事、提升服务品质推进文旅发展。未来盼与各方携手,忻州将以优惠政策、贴心服务共拓文旅蓝海。
作为主会场承办地,偏关县委书记杨晓宏在现场作了精彩推荐。她表示,如今偏关县已是绿色为底的高质量发展热土,是承载诗和远方的幸福乐土,是活力迸发的创业兴业沃土。偏关将“长城+黄河”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实施“三绿”战略,坚定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首站首责,奋力书写“生态偏关、绿色未来”的时代答卷。
解长城价值 拓消费场景
在文旅赋能环节,携程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鹏飞发布忻州文旅数据分析及文旅惠民补贴促消费政策。携程集团华北大区运营总监岳宏斌随后启动忻州文旅全球主题馆,全面整合忻州优质的景区资源、文化体验与特色住宿,通过品牌化、聚合化的展示,向全球旅客主动呈现忻州独特的长城文化与乡土情怀。
忻州长城,跨越12个朝代,历经2203年修筑史,被誉为“中国长城博物馆”。这份珍贵遗产的传承,离不开每一位长城守护人的坚守。忻州市文旅局副局长孙志虎为各位长城守护人授旗,这一仪式彰显了忻州“专业力量+全民参与”的长城保护机制,更让“保护与开发并重”的理念深入人心。
千年烽火铸雄魂,一砖一瓦皆史诗。历史文化学者、人文旅行家刘勇老师深度解读忻州长城价值,来自土库曼斯坦的海外达人K哥则以国际视角分享忻州的“千年风华”。
搭资源平台 注发展动能
9月12日,中国旅行社行业协会联席会暨忻州文旅资源对接活动举办。活动现场忻州文旅针对偏关、宁武关、雁门关推出“烽火杏花路春色染雄关”三关全景特色线路,希望让更多游客走进忻州,感受这里的山水之韵、文化之魂。
忻州偏关老牛湾,长城与黄河的世纪握手。主办方供图
此次对接活动,通过景区与客源地旅行社签约、本地旅行社与外地旅行社合作,芦芽山、雁门关、老牛湾景区挂牌“文旅会客厅”等内容,进一步完善了忻州文旅服务网络,让“便捷服务”与“特色体验”双向赋能,为忻州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注入崭新发展动能。
此次山西·忻州“长城两边是故乡”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不仅是一场文旅盛宴,更是忻州践行“守护长城文化、激活文旅动能、赋能乡村振兴”主旨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