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京都市区西郊的岚山脚下,坐落着一座天龙寺,以曹源池庭园闻名。1994年12月15日,作为古都京都文化财的一部分,天龙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2025年4月18日下午,我游览完仁和寺以后,乘坐小火车前往西南约4.5公里的天龙寺。在岚山站下车,向北步行约100米,便是天龙寺东边的山门。进入寺院,道路南侧是放生池,北侧依次是三秀院、弘源寺、慈济院、松严寺、八幡宫等。
自东向西,行走约300米,道路尽头是库院,具有厨房和寺务所的职能,乃参观天龙寺大方丈和书院的入口。在人字形的屋檐下方,墙面呈巨大的三角形,白墙纵横分割有致,曲线房梁灵巧精致。如果不参观殿内,在南边的侧门购票,直接进入曹源池庭园。
进入庭园,迎面是大方丈殿,正面和背面都有宽阔的套廊,殿内供奉着平安时代后期制作的释迦如来坐像。1339年,为了祭祀后醍醐天皇,足利尊氏在龟山离宫遗址上,邀请梦窗疏石国师创建天龙寺。从1356年起,这里经历八次火灾,现存建筑大部分是明治时代重建。
绕到大方丈殿的西侧,秀丽的曹源池映入眼帘,借用园外龟山和岚山的景色,形成一座池泉回游式的庭园。在水池岸边,铺设着白砂,表现日本岛平缓的沙洲;在水池之中,摆放着三块巨石,对面营造出一条龙门瀑布,象征着大陆波涛澎湃的海滨。
在大方丈殿内,庭园尽收眼底,蕴含着中国北宋时期水墨画般的意境,也融入贵族生活的优雅和禅宗文化的玄妙。随着四季变化,加入红花绿叶,更是美不胜收。
顺着蜿蜒的回廊,登上西北侧的山坡,树林间矗立着一座多宝殿,殿内供奉着后醍醐天皇的尊像。随后,进入百花苑,到处都是绿树红花,点缀着爱泉和砚石等。最后,从北门离开,一片竹林,直达岚山。
1919年4月,周恩来留学日本期间,在这里游览时写下《雨中岚山》的现代诗:“雨中二次游岚山,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到尽处,突见一山高,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潇潇雨,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娇妍。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娇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