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2个小时要拉3-4次。体重从120斤掉到了80斤,躺在床上骨头咯得痛。"这是62岁刘先生的心声。结肠癌术后2年,他不仅面临肝肺淋巴转移,更因血红蛋白低无法再进行化疗,只能忍受肿瘤压迫肠道带来的无尽痛苦。
在杭州种福堂(艾克)中医院,因为肠癌复发难控的案例并不鲜见。
71岁王先生,直肠癌术后2年挂袋生存,仍难挡肝转移肺转移;
69岁胡女士,术后3年全身淋巴转移,大便"只能像挤牙膏一样一点点拉出来";
78岁孙女士,术后1年盆腔转移,因三高和脑梗无法接受化疗……
临床数据显示,肠癌的复发率与分期密切相关:
结肠癌:术后5年转移复发率约为30%-40%
早期(I-II期):复发率较低,约5%-15%
III期:复发风险显著升高,达25%-40%
IV期:即使经过规范治疗,复发率仍可能超过50%
直肠癌:复发率同样与分期密切相关
早期(Ⅰ期、Ⅱ期):5年复发率约10%-20%
中晚期(Ⅲ期、Ⅳ期):5年复发率可达30%-40%
更令人担忧的是,最新研究表明,III/IV期肠癌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高达60%,而常规随访往往缺乏有效干预手段。
1. 肿瘤分期
癌细胞侵犯肠壁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是重要指标,分期越晚复发风险越高。
2. 治疗规范性
手术是否彻底切除病灶、术后辅助化疗是否足量足疗程,直接影响复发概率。
3. 肿瘤病理特征
低分化癌、脉管癌栓或神经侵犯,会增加转移复发可能。
4. 患者自身状况
免疫力低下、合并基础疾病等,同样与复发风险相关。
肠癌分期与5年存活率
1. 血行转移
这是肠癌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癌细胞可侵犯门静脉形成瘤栓,导致肝内多发性转移病灶。此外,血行转移还可至肺、肾上腺、骨、肾、脑等器官。
2. 淋巴转移
淋巴转移是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癌细胞通过淋巴管转移到附近淋巴结。当相关淋巴结被肿瘤阻塞时,可能形成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转移到骨时,会引起疼痛甚至病理性骨折。
3. 直接浸润
肿瘤直接侵犯肠道周围的组织或器官,如直肠癌可能侵犯膀胱、子宫,结肠癌可能穿透肠壁侵犯腹壁等。
尽管西医在肠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
化疗耐药:约30%患者因化疗耐药导致治疗中断,如奥沙利铂相关性神经毒性发生率高达62%。
术后并发症:肠粘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约25%,影响后续治疗。
适用人群有限:如杭州种福堂(艾克)中医院接诊的肠癌复发患者孙女士因三高和脑梗无法接受化疗,刘先生因血红蛋白低无法继续化疗。
这些局限性使得单纯依赖西医"一条腿"走路,难以有效控制肠癌的复发和转移。
肠癌复发率高是不争的事实,单纯依靠西医"一条腿"走路难以有效应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既能发挥西医手术、放化疗的优势,又能借助中医药整体调节、多靶点干预的特点,形成"两条腿"走路的综合治疗方案,为肠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及早进行中医药干预可降低Ⅱb、Ⅲ期肠癌患者的复发率,而且中医药可在肠癌治疗全程发挥重要作用。
李炳仁,69岁,浙江台州人,结肠癌多发转移康复10年
10年前肠癌术后做了4次化疗,半年后就陆续出现肾、肺、肝转移康复,西医难控,后到杭州种福堂(艾克)中医院服用中药后指标正常,目前康复已经10年,2025年4月李炳仁参加癌症康复俱乐部时留影。
黄佩芬,74岁,嘉兴海宁人,结肠癌淋巴转移康复20年
2005年,腹痛确诊结肠癌淋巴转移,术后因化疗反应太大,到杭州种福堂(艾克)中医院坚持服用中药6年,康复至今,2025年6月医院走访组到她家中回访时留影。
严永潮 杭州人 72岁 结肠癌肝转移康复7年
2018 年10月,确诊为结肠癌腺癌三期,有淋巴转移,2次化疗后血小板太低无法继续进行,半年后肝转移,2019年5月开始服用杭州种福堂(艾克)中医院中药6年多后停药,现各项指标正常,每天正常做家务接送孙女读书。
1.要重视定期检查
术后定期复查是早期发现转移和复发的关键。建议:
术后2年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包括肠镜、CT、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等)检查。
对于肠癌肺转移的监测,术后前半年每2个月做一次胸部CT和肿瘤标志物检测。
2.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低脂高纤维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
3.保持良好心态
避免长期焦虑、抑郁,情绪稳定对身体的恢复也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