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又僵又酸,去楼下按摩店按半小时就舒服了”“我妈颈椎病犯了,天天去小区门口做推拿,说比吃药管用”……生活里,不少人把按摩当成缓解颈椎不适的“万能办法”,可最近后台总有人问:“听说颈椎病不能随便按摩,是真的吗?”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答案,但有一点必须明确:不是所有颈椎病都能按摩,乱按反而可能把“小毛病”按成“大麻烦”。今天就用咱们身边的例子,聊聊颈椎病按摩那些事儿。
先搞清楚:你的颈椎病,真的能按摩吗?
上周碰到邻居张阿姨,她揉着脖子叹气:“以前脖子酸,按摩师傅按完立马轻松,这次按完反而头晕手麻,去医院查说颈椎间盘突出更严重了。”这就是典型的“没分清类型就乱按摩”。
医生朋友告诉我,颈椎病分好几种,像咱们常说的“脖子僵、肩膀酸”,如果是颈型颈椎病(比如长期低头看手机、久坐导致的肌肉紧张),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做轻柔的放松按摩,确实能缓解肌肉僵硬。但如果是这两种情况,千万别碰按摩:
一种是脊髓型颈椎病,简单说就是颈椎里的“脊髓”被压迫了,可能出现走路不稳、手脚无力的情况。这种时候按摩,尤其是用力掰脖子、转颈椎,很可能直接压迫脊髓,严重的会导致瘫痪,之前新闻里就有年轻人因为这种情况,按摩后下半身失去知觉。
另一种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比如脖子疼还带着胳膊麻、手疼,这是颈椎间盘突出压迫了神经。要是按摩时用力过猛,可能会让突出的椎间盘“挤”得更厉害,神经压迫加重,疼起来更难忍。
所以别再觉得“脖子不舒服就去按”,先去医院做个检查,让医生判断你属于哪种类型,这才是对自己负责。
乱按摩的3个“隐形危害”,很多人没当回事
除了上面说的严重情况,生活中一些“看似harmless”的按摩,其实也藏着风险,只是很多人没察觉。
1.越按越“依赖”,肌肉反而更无力
同事小李之前总说脖子酸,每天下班都去按摩店“放松”,一开始确实舒服,可后来发现:不按摩就更酸,甚至抬头都觉得没力气。
后来去看康复科医生才知道,长期依赖用力按摩,会让颈椎周围的肌肉“变懒”——本来肌肉应该自己维持颈椎稳定,结果总靠外力“放松”,肌肉的力量反而越来越弱,时间长了,颈椎就像失去了“保护罩”,更容易出问题。
2.按摩店的“正骨”,可能掰坏颈椎
现在很多按摩店会推出“颈椎正骨”项目,说能“矫正错位”,不少人听着心动就试了。但你知道吗?颈椎的骨头非常脆弱,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会退化,骨头之间的稳定性也会下降。
非专业的“正骨”手法,比如突然用力掰脖子、转颈椎,很可能导致颈椎关节“错位”更严重,甚至损伤颈椎周围的血管和神经。之前就有报道说,一位老人在按摩店做“正骨”后,出现了头晕、呕吐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发现是颈椎动脉受损。
3.掩盖真实病情,耽误治疗
还有一种情况更危险:有些人的颈椎不适,可能不是简单的“肌肉紧张”,而是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等问题。如果这时盲目按摩,虽然暂时缓解了疼痛,但其实是“掩盖”了真实病情。
等到疼痛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手脚麻木、走路不稳时再去医院,很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就像之前有个患者,一开始以为是“落枕”,按摩了半个月没好,结果去医院做CT,发现是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已经需要手术治疗了。
颈椎不舒服,试试这3个“安全缓解法”
既然按摩有风险,那颈椎不舒服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办?分享3个医生推荐的“安全缓解法”,在家就能做,简单又有效。
1.5分钟“靠墙站”,比按摩更能放松肌肉
后背贴墙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头部慢慢向后仰,直到后脑勺碰到墙面,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恢复原位,重复10次。
这个动作能让颈椎周围的肌肉得到拉伸,缓解肌肉紧张,而且不用用力,对颈椎没有伤害。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坚持一周,就能明显感觉脖子舒服多了。
2.热敷+“米字操”,促进血液循环
热敷并不是用热毛巾,这里指的是外敷老廖贴膏,这种老廖贴膏是一贴用三天,贴上草本精华渗透直达病灶,促进颈椎周围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
热敷后可以做简单的“米字操”:头部慢慢向上下左右移动,像写“米”字一样,每个方向停留3秒钟,注意动作要缓慢,不要用力甩头。这样能活动颈椎关节,避免肌肉粘连。
3.调整坐姿,从源头减少颈椎压力
其实很多人的颈椎病,都是“坐”出来的。长期低头看手机、电脑,颈椎会一直处于“前屈”状态,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问题。
所以平时坐着的时候,要注意调整坐姿:电脑屏幕与眼睛平齐,肩膀放松,腰背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每工作1小时,站起来活动5分钟,看看远处,让颈椎得到休息。
最后想跟大家说:颈椎是我们身体的“重要枢纽”,千万不要把按摩当成“救命稻草”。如果颈椎不适持续不缓解,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让专业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毕竟,健康的颈椎,才是我们好好生活、努力工作的基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