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类固醇真的安全吗?
“短期用药没事的”“只是暂时缓解一下”——你是否也曾这样安慰自己?但最新研究表明,短期类固醇用药可能远比你想象的危险。
根据一项大型美国研究,发现即使是短短6天的类固醇疗程,也与感染、血栓、骨折等风险显著相关。更令人担忧的是,长期使用类固醇可能导致如股骨头坏死、白内障和肾上腺抑制等严重健康问题,这些隐患甚至可能在短期用药后数周内出现。更糟糕的是,反复的短期用药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长期健康问题。
新的治疗标准:什么算是‘短期’?
那么,究竟什么算是“短期”使用呢?根据最新的医学共识,短期使用的定义是小于3-4周,任何暴露都应视为一次系统性治疗试验。这意味着,只要使用过类固醇,就应考虑转向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在这份新发布的共识中,作者强调,任何短期类固醇使用都应触发向更安全的高级治疗过渡。这一标准与2024年内分泌学会的相关标准保持一致,明确了类固醇使用的安全界限。
如果不用类固醇,我们还能做什么?
那么,如果不使用类固醇,患者还有哪些选择呢?高级治疗选项如JAK抑制剂被认为是替代类固醇的理想选择,它们具有快速起效和长期安全性高的优势。此外,注射型生物制剂虽然起效较慢,但效果持久,依然是有效的治疗选择。
对于那些无法使用高级治疗的患者,传统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和甲氨蝶呤可以作为备用选项。不过,这些药物的使用应谨慎,确保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从一开始就规划好类固醇的“退出策略”,避免患者对类固醇的依赖。
患者和医生如何协作?
在这一过程中,医生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应采用“目标治疗”的心态,设定清晰的转诊或治疗升级触发点。患者也应主动关注自己的用药时间和症状变化,及时与医生讨论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此外,新的政策建议也呼吁医疗支付方将任何类固醇暴露视为升级治疗的合理依据,从而减少患者获得安全治疗的障碍。
结论
短期类固醇的安全假设是站不住脚的,任何类固醇暴露都可能带来健康风险。新的医学共识为患者提供了更清晰的治疗方向。
如果你或家人正依赖类固醇治疗特应性皮炎,请尽快咨询医生,了解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注: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