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联盟集采“中标”还没几个月,江西润泽药业却宣布破产了。
9月16日,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江西润泽药业因负债严重,流动资金枯竭,从2025年2月初至今一直处于停产状态,拖欠130余名员工工资、社保费用及医保费用共计916.98万元,欠付税款及滞纳金共计400.97万元。
润泽药业是江西大输液的明星企业,同江中制药、济民可信、青峰药业一样,都是江西医药产业响当当的金字招牌。2017年,润泽药业董事长廖年生还向媒体透露,准备在谋划创业板上市。可没想到这样一家公司会在今年“突然死亡”。
业界传言:润泽药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在地方联盟集采中不理性报价,“超低价中标”,导致企业生产运转无法维持,只能选择破产。
从2020年国家药品集采全面推开以来,国家医保局就三令五申,严禁超低价中标。但这股风气一直没能刹住,尤其是在地方集采中愈演愈烈。直到今年7月国家医保局布置第11批集采时,明确喊出“反内卷”的原则,将打击恶性竞争的力度提到最高级。
如果润泽药业能早点听进去国家的话,恐怕就不会有今天的结局。
江西省润泽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江西省唯一从事生物制品、多层次共挤膜输液袋、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生产的高新技术制药企业。
润泽药业并未披露过经营业绩,但公司注册资金达1.2亿元。2017年时,当地媒体报道:税务部门依法减免润泽药业各种税收优惠360余万元,推算公司年营业额约在亿元左右,企业发展相当稳健。
新冠疫情期间,润泽药业冲锋在前,为赣州的医疗机构输送了大量的氯化钠基础药液、灭菌药、肺炎抗病毒药等药品。公司董事长廖年生回忆:2020年2月1日公司就已复工复产,日产约10万袋输液产品,全力保障新冠肺炎病毒治疗。
但是,这样一家传统药企想在当今这个时代快速壮大,实在太难了,公司不得不寻求跨越发展的机遇。2024年,南昌市牵头组织氯化钠等注射液市级联盟集采,品种涉及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浓氯化钠注射液,联盟地区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等11个地级市。采购周期为2025年一整年。
大输液因产品特殊的运输半径所限,从未进行过国家集采,因此多省联盟、省内集采就是行业竞争的主要渠道。南昌组织的省内集采,润泽药业当仁不让,自然想拿下更多本地市场份额。
但润泽药业有些操之过急。根据江西省多家医疗机构发布的中选执行价格来看:润泽药业生产的100ml:0.9g氯化钠注射液,每袋中标价仅1.05元。这一报价仅有第11批国采方案大容量注射液兜底价格(2元/瓶)的50%。显然是不计成本的“超低价报价”,靠低价争抢市场的动机十分明显。
虽然润泽药业如愿以偿以“最低价”中标,但现实总比想象更残酷。尤其是在利润比纸还薄的大输液行业,稍有不慎就会面临血本无归的处境。果然,在这次市级联盟集采仅仅执行不到10个月的时候,就传出润泽药业破产的消息。
截止目前,赣州两级法院涉润泽药业公司执行案件共有54件,申请执行标的款本金总额共计6.7亿元,涉及政府代偿439.5万元。而公司名下有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主要资产已被设定抵押,公司已经资不抵债,只能破产条件。
企业可以破产,但集采承诺供应的药品怎么兑现?江西省内的患者现在用什么输液?这才是超低价中标可能产生的最大后遗症。
在“超低价中标”之后,润泽药业似乎也感觉到自己一时热血上头了:按自己的报价供货,必然是越生产越亏本;但如果单方面违约断供,企业会被严格处罚,连其他品种都会禁入当地医院市场。
最终,润泽药业不得不“自行了断”:6月24日,江西省药监局公告,江西润泽药业有限公司因企业自身原因,向省药监局报告停产,停产时间为2025年6月18日至2025年10月31日。随后,润泽药业进入破产清算的程序。
据知情人士分析,润泽药业可能在集采启动之前经营状况就不太好,因为在2025年2月公司实际就已停产并拖欠员工工资。当时集采供货才刚刚启动,因此润泽药业的破产与集采并没有直接关系,应当有很多外界无法知道的因素。即便如此,润泽药业孤注一掷般的“超低价中标”,也是压死公司的最后一颗稻草。
近期有关集采中标企业经营不善的消息屡屡传出。一个月之前,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发布公告称:收到联盟省份反馈,省级联盟骨科创伤集采中选企业常州大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常州市康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均已破产,无法继续供应中选产品。
今年8月,*ST赛隆公告,创始人蔡南桂与妻子唐霖,连同其他7名董事会成员及1名副总裁,全体辞职。这种近乎“清仓式”的离职,在A股历史上都极为罕见。究其原因:赛隆药业在第七、八批国家药品集采中核心产品奥美拉唑钠和氨甲环酸注射液“超低价中标”,希望维系自己的市场优势。但中标后公司不得不硬着头皮供货,导致利润直线下降,最终让出控股权。
自2018年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实施以来,已经开展了10批药品集采,覆盖了435种药,地方也相继开展了省级和省际联盟集采。这些年整体上说,参与集采的企业获得了稳定的市场,群众降低了用药负担,医保节省了支出,各方均是满意的。
不过总有些企业剑走偏锋,寄希望于靠“超低价中标”一口气吃下所有份额,挤走、耗死其他企业,最终实现独占市场的目的。但这些企业的恶性竞价从来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甚至还屡屡出现“中标即破产”的现象。
今年7月,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首次将集采“严禁超低价中标”的原则提升到“反内卷”的高度,与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整治“内卷式”竞争的精神统一到一起,发出国家层面整治集采“超低价中标”现象的最强音。
9月20日,第十一批国家集采方案正式公布,国家医保局从制度层面制定了很多防范措施,让企业“不能卷、不想卷、不愿卷”。希望像润泽药业这样的案例不再出现,也希望参与集采的企业能凭借合理的报价和优质的产品,获得自己应得的商业回报,这才是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初心。
撰稿丨雷公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丨晨曦
插图丨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上一篇:和好友去江西婺源玩4天怎么玩,婺源四日游多少钱一个人
下一篇:静馨山庄寻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