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的一个清晨,五十二岁的王女士将一面绣着"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病患暖人心"的锦旗,郑重交到和平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刘玉莲主任手中。锦旗的金色流苏在晨光中微微颤动,像极了王女士颤抖的双手——这双手曾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连筷子都握不住,如今却已能稳稳托起这份沉甸甸的谢意。
"疼得那会儿,我连死的心都有了。"王女士摩挲着锦旗边缘,声音突然哽咽。半年前,她的腰椎疼痛像有把钝刀在骨缝里来回锯,止疼药从每天两片加到四片仍无济于事。"躺下像烙铁,翻身像受刑",最严重时她连续72小时无法入睡,丈夫不得不24小时轮流扶她如厕。三甲医院的诊断书显示:L4-L5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压迫,建议手术。但恐惧术后并发症的她,在病友群里偶然看到了刘主任的浮针疗法案例。
浮针破局:十四天改写病程
"第一次治疗完,就感觉到身体轻松了很多!"王女士回忆起最初的治疗场景仍觉神奇。刘主任用特制浮针在她腰部"扫散"时,她突然感觉"有股热流从针尖窜到脚趾"。这种"通其经脉,调其气血"疗法,治疗六次后,她的疼痛评分从8分降至3分,止疼药用量减半;经过十多次的治疗后,“彻底把止疼药去掉了!彻底不吃了!” 摆脱了药物依赖,王女士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
更令人称奇的是,因出差中断治疗两周后,王女士的疼痛竟未反弹。"传统医学认为'痛易消,麻难祛',但浮针同时改善了这两种症状。"刘主任的诊疗记录显示,通过"患肌理论"针对性松解腰部竖脊肌,患者神经卡压得到根本缓解。这种"治痛不靠药,愈病不靠刀"的绿色疗法,让王女士免除了手术风险。
锦旗背后的医患辩证法
这份惊喜和感激之情,让王姐迫不及待地制作了锦旗。当她把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病患暖人心十四字锦旗送到刘玉莲主任手中时,这位经验丰富的医者却笑着表示:“我还想让你更好!”
王姐提前送锦旗的举动,既是对疗效的认可,更是对医者仁心的真挚回应。刘主任的回应则展现了医者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锦旗不是终点,而是持续优化的动力。这种患者重获健康的喜悦与医生追求卓越的执着,共同构成了医患关系中最为动人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