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凭什么入选国家级体育旅游推介名单
创始人
2025-09-28 21:26:55
0

9月24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发布《关于发布2025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推介名单的通知》,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众多申报项目中,内蒙古自治区仅锡林郭勒盟的两个项目——“锡林郭勒浑善达克沙地体育旅游线路”与“蒙古马超级联赛”成功入选,成为全区唯一有项目跻身国家级推介名单的盟市。

这份国家级名单的筛选,紧扣“打造代表性与影响力项目、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促进生态价值转化”的核心目标,旨在为“十四五”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树标杆。那么,这两个来自锡林郭勒的项目,究竟凭什么能从全国脱颖而出?今天结合最新披露的建设细节与运营数据,咱们深扒它们的“硬核实力”。

浑善达克沙地线路:不止是“穿越”,更是“生态+民生+产业”的闭环

提到沙地自驾,很多人会担心“路难走、没服务、体验差”,但锡林郭勒浑善达克沙地体育旅游线路,用2700多公里的科学规划和实打实的基础设施,把“痛点”变成了“亮点”——它不只是一条旅游线路,更是一套“生态保护、农牧民增收、产业升级”的解决方案。

01

先解“自驾刚需”:2700公里路网+全链条服务,把“难走”变“好走”

这条线路的底气,首先来自“硬核”的基础设施。早在2024年线路发布时,就规划了1条主线、1条大环线、6条小环线,覆盖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多伦县等9个旗县市,还根据游客需求把8条支线划分为“铺装自驾线(全车型通行)、轻度越野线、深度越野线、发烧越野线”4个等级,新手和老玩家都能找到适配路线。

为了打通“最后一公里”,2024年已经完成了关键路段建设:比如多伦县与正蓝旗边界的瓦窑前滩至皮衣河10公里砂石路(蓝旗段2.5公里、多伦段7.5公里),现在开车穿越再也不用绕远;2025年还修通了正蓝旗元上都草原影视城到多伦县一家河的道路,进一步织密路网。

服务配套也跟着“升级”:2024年就建了18处停车区域、45处旅游厕所,安装了155块标识牌、16块石材导览;2025年还要“加密”——新增98块标识牌(重点区域约15公里1块)、18块石材导览、9块打卡标识,连苏尼特左旗敖仑淖尔沙漠腹地的“信号盲区”都在对接解决,自驾时再也不怕“迷路”“断网”。

02

再做“生态文章”:线路即“治沙抓手”,游客成“保护参与者”

和很多景区“重开发轻保护”不同,这条线路从一开始就把“生态”放在首位——它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助力打好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通过旅游赋能减轻沙地生态压力。

怎么实现?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尽量“不破坏原生环境”:比如停车区域用“植树、种草、石料圈定”的自然方式划定,旅游厕所优先选移动环保型,避免硬化地面破坏植被;另一方面,把生态保护融入体验——游客在徒步、骑行时能看到沙地治理的成果,甚至可以参与“生态研学”,了解“沙水林田湖草沙”共生的奥秘,这种“沉浸式保护教育”,正好踩中了国家级项目“生态价值转化”的核心要求。

03

最后连“民生纽带”:2300万增收只是开始,2025年瞄准1.8亿目标

线路的“温度”,体现在对农牧民的带动上。2024年线路刚推出,就吸引了4500余辆自驾车前来,直接和间接带动周边旗县增收超2300万元;2025年更是定下“定向引进20万自驾游客、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的目标。

农牧民怎么受益?盟里专门出台了“旅游驿站奖补办法”,鼓励沿线农牧民开民宿、卖特产;赛事活动还把锡林郭勒羊肉、奶酪、蒙古马周边产品当成奖品,比如2024-2025冬季的“千车万人冰雪大穿越”,就用这些特产当奖励,既打响了本地品牌,又让农牧民的腰包鼓起来。现在很多牧民不仅摆摊卖货,还当起了“自驾向导”,靠家门口的线路实现了“增收不离乡”。

蒙古马超级联赛:不是“简单赛马”,是“文化+赛事+产业”的IP养成

如果说沙地线路赢在“系统规划”,那蒙古马超级联赛的杀手锏,就是把“蒙古马”这个文化符号,养成了一个能引流、能增收、能传精神的“超级IP”——它不只是一场比赛,更是草原文化“活起来”的载体。

01

赛制“接地气”:从嘎查到全区,5岁到6旬都能参赛

这个联赛最打动人的,是它的“群众性”。2023年首届就搞了“嘎查(村)→苏木(乡)镇→旗县市(区)→盟级”四级联赛,覆盖全盟基层;2024年又升级为“嘎查→苏木→旗县→盟级→全区”五级赛事,部分地区还能酌情减少级别,方便农牧民参与。

项目设置也“兼顾传统与创新”:既有30公里耐力赛、15公里团体接力赛这样考验人马协同的硬核项目,也有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传统走马(6000米/3000米)、驯马比赛这些草原非遗项目,甚至加了绕桶比赛、牵马过障碍赛提升观赏性。现在参赛选手里,既有5岁的“小骑手”,也有6旬的“老牧民”,甚至出现“祖孙三代同场竞技”的场景,基层凝聚力直接拉满。

02

传播“破圈”:5亿曝光+央媒关注,“马超”IP走向全国

赛事的“影响力”有多强?数据说话:2023年抖音热榜最高热度640万,全网浏览量超1亿;2024年自治区级赛事邀请12家省市电视台报道,全平台曝光量超3亿次,央视、人民日报都持续关注;2025年各级赛事总曝光量直接突破5亿。

能“破圈”的关键,是抓住了“文化共鸣”——不只是拍赛马,更拍蒙古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拍牧民与马的情感,拍那达慕、马头琴等民俗元素。比如2024年赛事被写入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还纳入国家文旅部支持赛事,这相当于给“蒙古马超级联赛”盖了“国家级认证章”,品牌知名度直接跃升。

03

产业“造血”:从“肉马”到“乘骑马”,一条产业链带活一片

联赛的深层价值,是推动马产业“转型”。过去锡林郭勒马产业多以“肉马繁育”为主,附加值低;现在依托联赛,重点培育骑乘、教学、考级、赛事“四匹马”,还延伸出马具制作、马术培训、蒙古马主题研学等产业链。

比如赛事期间,不仅游客来观赛,还会体验“乘骑旅游”,带动周边马场增收;盟里还计划建立“全盟赛马档案库”,规范马匹繁育和训练,让“蒙古马”从“草原特产”变成“体育IP资产”。2023年联赛助力带动全盟冬季旅游接待167.3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73亿元;2024年首站比赛就吸引3000余名游客,直接带动收入超2000万元——这就是“赛事促产业”的真实成效。

入选国家级,靠的是“不做单点,要做系统”

回头看这两个项目,能从全国突围,根本原因不是“运气好”,而是它们都做到了“系统思维”:

浑善达克沙地线路,是“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民生增收”的系统——不只修一条路,而是建一套能持续运营、惠及百姓、保护生态的体系;蒙古马超级联赛,是“文化传承+赛事运营+产业升级”的系统——不只办一场比赛,而是把文化符号变成能引流、能造血、能传精神的IP。

现在,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已经快速推进项目落地,2025年还会有更多升级动作:沙地线路要引进“穿越浑善达克全国拉力赛”,联赛要向“国家级认证赛事”迈进。对游客来说,这意味着能体验到更优质的体育旅游;对锡林郭勒来说,这只是“体育+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下次去内蒙古,别只想着看草原——去浑善达克开一次自驾,去蒙古马超级联赛看一场赛马,你会明白:国家级精品,果然名不虚传。

来源:宣传与对外交流合作科

编辑:苏日娜

责编:何云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个国庆假期,热门or小众?总... 国庆中秋8天长假临近,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途牛旅行网最新预订数据显示,本周国庆中秋团期旅游产品预订...
同江乡村文旅产业现场观摩会解锁... 9月28日,同江“醉美边境乡约同江”乡村文旅产业现场观摩会顺利启幕。本次观摩会为期两天,第一天举办同...
京津冀集中发布三地假期文旅特色... 临近“十一”假期,为进一步深化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激活假日文旅消费市场,为广大游客提供跨区域、多元化...
1日徒步(国庆天天发)【海坨山... ▌ 活动时间 国庆节每天发团 ▌ 联系方式 ▌ 集合地点 集合:早8:00健德门或附近地铁站*具体以...
原创 齐... 骑摩托车穿越苍南168黄金海岸线,本来是个想当然的非常惬意的过程,奈何天气不给力,虽然最高只有30多...
昆明机场口岸今年以来出入境外国... 中新网昆明9月28日电 (陈志蓉 李康)昆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9月28日通报称,截至9月27日,该站今...
共护高原生命之源:双羿环境与西... 双羿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环保设备制造商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
“如果开始的两三页不能读下去,... 今晚与大家分享的是瑞士知名文化记者与享誉国际的作家、藏书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的对谈《想象的生活》。在...
5A景区,正在被抛弃 汹涌挤向接驳车的人潮,和被裹挟着走的推背感,让刻意避开“十一”出游高峰,希冀在“北疆明珠”喀纳斯畅游...
一图读懂丨婴儿发育之感官发育 - 婴儿发育之感官发育 - 身体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发育过程复杂,包括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