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40年,给敦煌拍了张“全身照”
创始人
2025-09-29 03:24:48
0

一说敦煌,你肯定想到飞天壁画,或者藏经洞里的经书。但这本《大敦煌》,完全不是这回事。它不钻洞窟,反而退后了一大步——退到三万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用镜头把整个敦煌地区当做一个活体来观察。

作者孙志军这人有点意思。在敦煌研究院当了四十年摄影师,别人盯着壁画临摹,他却骑着骆驼往沙漠深处跑。这本书就是他攒了半辈子的成果:不是艺术画册,更像一份地质标本、人文档案和田野调查的混合体。

书里看不到什么精修图。反而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画面:干涸的河床像老人手背的青筋,风蚀的雅丹地貌像被时间啃过的骨头,戈壁滩上偶见的野骆驼低头找草。还有现代村庄里,农民在烽火台遗址旁边收棉花。这些照片没什么“美感”,但带着一种沉甸甸的体温。

最颠覆的是视角。比如拍汉长城遗址,他不拍城墙雄姿,镜头偏要对准墙体裂缝里长出的蓟草。拍月牙泉,避开亭台楼阁,去拍水面映出的流云速度。这种拍法让人恍然大悟:敦煌不光是洞窟里那些静态艺术,更是风怎么吹、水怎么流、人怎么活着的动态现场。

书中穿插的文字也极克制。介绍某个唐代驿站遗址,就列三行字:海拔、距最近水源距离、现存夯土基座尺寸。不抒情,不考证,像给大地量体温填病历。但这种冷感反而让人震撼——原来文明这么脆弱,千年过去,就剩几组数字。

翻完整本书,会产生一种奇异的错觉:那些飞天壁画、彩塑佛像,忽然从神坛上走下来,踩进了戈壁的沙土里。它们不再是孤立的神作,而是这片土地长出来的必然结果。是这种极端环境,这种生死交替的节奏,催生了洞窟里那种绚烂又悲悯的表达。

现在讲敦煌总爱说“保护”。但这本书悄悄提出另一个思路:或许我们更该学会“倾听”。听风沙如何年复一年打磨山体,听有限的水源如何决定村庄聚散,听现代公路如何与古商道重叠。这些声音,才是敦煌真正的心跳。

合上书最深的感触是:我们太习惯把敦煌当博物馆了,而孙志军偏要让我们看见,它依然在呼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如何防止脂肪性肝炎发展为脂肪性... 脂肪性肝炎(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脂肪肝的一种严重形式,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
原创 全... 【反转叙事版】"白月光"崩塌记:当滤镜碎在文化傲慢里 (开篇倒置) 海蓝之谜官网撤下代言人海报的...
超50项活动!广州天河双节文旅...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将至,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天河区组织开展了超50场类型丰富、各具特色的文旅活动...
原创 被... 迪士尼法务的"千里眼":从沙滩涂鸦到AI侵权的版权追击战 "就算你在太平洋小岛的沙滩上画米老鼠,迪士...
“双节”假期游石岐必看!热门景... 操作指引:进入“管信云停车”小程序后,点击“地图”-“开启定位服务”,即可实时查询周边停车点位及空位...
黄金周假期前半段晴热宜出游!国...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通讯员 许钰文 图/通讯员提供 9月28日,广东省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
自驾游2天周边游推荐:轻松畅游...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周末短途旅行,而自驾游因其自由度高、灵活性强的特点,成为了许...
2025年广东各城市粤语掌握比... 在广东这片多元文化交融的土地上,粤语作为重要的语言符号,其在各城市的精通程度呈现出显著差异。本次报告...
他用40年,给敦煌拍了张“全身... 一说敦煌,你肯定想到飞天壁画,或者藏经洞里的经书。但这本《大敦煌》,完全不是这回事。它不钻洞窟,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