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人:孩子妈妈
当事人年龄/性别:15岁男孩,初三
指导老师:冯老师及其团队
情况介绍:
孩子休学、沉迷手机、有自残倾向并伴有幻想
妈妈非常缺乏安全感,自卑,焦虑
父母总是因为矛盾而拉孩子战队,陷入“家庭三角化”模式
(本篇文章为孩子自述。
果壳心理真实咨询案例,内容经当事人许可呈现。)
患上“抑郁症”的我,总希望自己生病
-
我记得特别清楚,快要到元旦了,爸妈终于默许了我可以不用去学校了,我很高兴,原来生病的待遇这么好,我又可以在家玩游戏到天黑了,但是不知怎么的心情似乎有些溺水的感觉。
我从初二下学期确诊的抑郁症,当时只是轻度,医生给开了舍曲林一直在吃,我看着自己逐渐听不进去课,逐渐很简单的题都做不对,逐渐看文章都需要看好几遍才能看懂,我感觉我要疯了。
孩子的诊断报告和服用的药物
上了初三病情迅猛加重,一下到了重度,那段时间我过得很混乱,混乱到我不知道我是死了还是活着,是笑着还是哭着,经常上课上到一半就开始哭,莫名其妙没有缘由,哭的肝肠寸断,我开始无法正常上课,我害怕自己练习的时候会戳伤同学,会伤害到别人,我就请假在宿舍睡觉。但是躺在床上无所事事也很难受,脑袋昏昏沉沉,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无奈之下,我只能休学。爸爸妈妈骂我,说我想太多,矫情,都是自己作出来的,说我年纪轻轻哪有那么多事烦。
我自诩我患病前是一个开朗的男孩,并且满足于我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成绩(在年级里总是前10名),后来我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神经质、情绪化,我会经常意识不清,就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反应过来就已经过了很久了。感觉有一个东西,它杀死了我的骄傲,又杀死了我的思想,它还想杀死我,我被折磨的已经没有人样了,我面前是黑色的没有一丝光亮的的路,我身后的是带着尖牙的厉鬼,窒息的感觉爬在我身上,想掐死我。
有一次,我告诉爸爸妈妈自己考了前三名,本来自己内心有点小欣喜,但是爸爸只说了句:“还可以”的时候,突然就失落了。
我本以为爸爸会夸我,可得到的却是批评。
我问爸爸:
“我都考了第三名了,你就不能让我放松一下,高兴一天吗?”
爸爸理直气壮地说:
“才考第三名了,还有什么好高兴的”
“我觉得每天就跟监狱一样,我没有办法快乐起来了,我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没有意义”
这是当时我的心里话。
不知道是第几次,爸爸妈妈吵架,妈妈问我:“儿子,妈妈去小姨家,你是跟妈妈走,还是留在家?”
我问:“能不去小姨家吗?”
妈妈说:“不行,必须去”。
“那我跟妈妈去小姨家吧!”话音一落,我能明显感受到妈妈的得意。
“为什么每次爸爸和妈妈差价,做选择的都是我?我讨厌做选择!”
这是当时我的心里话。
后来我给妈妈写了很长很长一段话,我说
“妈,救救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不知道!”
那天妈妈对我说“儿子,妈妈要为昨天自己的情绪向你道歉,对不起,昨天妈妈又一次伤害了你,事后妈妈也很后悔,不该那样说”。
身体稍微好了一点,爸妈就带我去心理科,医生确诊后给我开了很多药,后来就出院了。从那之后,妈妈每天都看着我,监督我吃药,生怕我再做什么傻事。看着妈妈突然苍老的脸和白了的头发,我有点难过,他们还是爱我的。我开始配合妈妈,每天听她的话,乖乖吃药,好好吃饭。
不用上学,就在家看书看电视,每天晚上妈妈都陪我做瑜伽或者跑步。爸爸还专门请了一个星期假陪我出去旅游,他们的关爱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后来,我慢慢改掉了幻想的毛病,正视现实。我想应该是爸爸妈妈对我的关心照顾让我慢慢回到现实的,我不用再去虚假的世界寻找自我安慰了,我在慢慢回归正常的自己,我在慢慢康复。
*以上是一个孩子视角的自述
上述孩子的自述是咨询专家老师冯老师介入家长和孩子双向指导的真实案例:
冯老师指出,患有抑郁症的孩子们常常提到的几个关键点包括:
他们追求卓越,难以接受自己的普通,这种对完美的追求往往源自于对自我价值的高度期望,以及害怕被否定的恐惧。他们需要外界的认可和赞美来支撑自我价值感。
孩子更倾向于认为自己应该独自解决所有问题,求助被视为软弱。他们可能在帮助他人时感到满足,却难以接受自己也需要帮助的事实。
他们渴望一个完全真诚和公平的世界,对现实中的不完美和谎言感到失望,这种高道德感可能是对原生家庭环境的一种反应。
幻想成为一种逃避现实痛苦的方式,比如想象自己处于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或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寻找慰藉。但同时,这种逃避也加剧了与现实的脱节,导致内心的挣扎更加剧烈。
在极端情况下,一些孩子可能会幻想通过死亡来逃避痛苦,尽管他们内心深处可能并不真正希望如此。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绝望和对解脱的渴望。
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的期望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有着深远的影响。不被理解、过高的期望或情感忽视都可能成为抑郁的诱因。
冯老师曾经接受咨询的一个孩子告诉她:
“过马路时,我突然开始想,正好一辆大卡车冲过来,把我碾死了。”
自杀的根源,是孩子病了,心理病了,得了抑郁症。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孩子,受到抑郁症的折磨。
我们可以通过治疗和家人的支持,让一些孩子能够逐渐意识到并处理这些幻想,正视现实,逐步走出抑郁的阴影。正如自述中的例子,家庭的关爱和专业治疗帮助孩子重新连接现实,减少幻想的依赖,逐步恢复健康的心态。这强调了理解、支持和专业干预在抑郁症治疗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