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健康风暴,即使经过急性期抢救,患者和家庭也将面临漫长的康复旅程。这条路上,科学用药是防止复发的基石,而生活重建则是走向新生的关键。
一、认清现状:后遗症与复发风险
脑梗死的后遗症多种多样,取决于梗死的部位和面积,常见的有:
运动障碍:一侧肢体偏瘫、无力,行走困难。
感觉障碍:肢体麻木、感觉迟钝或异常。
语言障碍(失语):理解或表达语言困难。
吞咽障碍:饮水呛咳、进食困难。
认知与情感障碍: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抑郁或情绪失控。
更严峻的是,脑梗死的复发率很高。首次发病后,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二级预防,5年内的复发风险超过30%。因此,康复期的核心任务是两大块:一是通过康复训练最大程度恢复功能;二是通过综合措施严防死守,杜绝复发。
二、中西医结合的二级预防策略
1. 西医治疗:构筑“防线”
西医的二级预防策略非常明确,是必须坚守的底线:
抗血小板治疗: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防止血栓形成。
他汀治疗: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不仅降低“坏胆固醇”(LDL-C),更能稳定斑块,防止其破裂引发新血栓。
控制危险因素:严格管理血压(<140/90mmHg,理想<130/80mmHg)、血糖(糖化血红蛋白<7.0%)和血脂(LDL-C目标值需根据风险等级设定,常要求<1.8mmol/L)。
治疗原发病:如针对房颤患者使用抗凝药(华法林、达比加群等)。
2. 中医康复:恢复“功能”
中医认为脑梗死后遗症属于“中风后遗症”,核心病机是“气虚血瘀,脉络不通”。治疗上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根本大法。
针灸推拿:这是中医康复的王牌手段。针刺可以醒脑开窍、疏通经络,显著改善运动、感觉和语言功能。推拿按摩能放松痉挛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中药内服:根据患者气虚、血瘀、痰浊等不同侧重,选用补阳还五汤、解语丹等经典方剂加减治疗。在恢复期,一些现代中药制剂也常被应用,例如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其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脑部微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对于缓解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后遗症症状有辅助治疗作用。 但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与西药配合使用。
三、生活重建:点滴努力,汇聚新生
康复训练贵在坚持: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持之以恒的、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训练、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用进废退”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基本原则。
饮食彻底革命:采用低盐、低脂、低糖的“地中海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如鱼类、禽肉),烹饪方式以蒸、煮、凉拌为主。
戒烟限酒:必须彻底戒烟。酒精会影响血压、药物代谢,建议戒酒,如难以戒断,务必严格限制。
安全防护:由于患者可能伴有平衡障碍,家中需消除障碍物,浴室加装扶手,防止摔倒造成二次伤害。
心理支持:患者易产生抑郁、焦虑、沮丧情绪。家属的鼓励、陪伴至关重要,必要时需求助心理医生。
脑梗后的康复之路漫长而艰辛,但它是一场值得付出的战斗。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科学方法,加上患者和家人永不放弃的努力,完全能够最大程度地重获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远离复发的阴影,走向充满希望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