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9月28日至30日,以“粤联四海商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世界粤商大会开幕大会在广州举行。今年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社团和近千名粤商代表,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企业代表,央企、省属国有企业代表,知名专家学者、金融机构及智库代表齐聚一堂。
广东经济的腾飞与粤商群体的成长始终息息相关。广东经济改革开放的成果离不开粤商群体的拼搏进取。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率先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发展的破题之年。借现代化产业体系之发展,以打造新质生产力为契机,乘新粤商化蝶蜕变之东风,“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将为这篇改革开放的热土擘画出崭新的蓝图。
图片来源:朱治宣 摄
粤商群体不仅是广东经济和大湾区经济的宝贵财富,更是改革开放精神的重要见证。擦亮粤商这一块“金字招牌”,团结凝聚全球粤商力量,弘扬传承企业家精神和粤商精神,搭建促进全球粤商协同发展的桥梁纽带, 大力支持粤商企业成长壮大,发挥好龙头牵引作用,可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和新活力。
2024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万亿元大关,连续36年领跑全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过去的广东,经济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现在,广东经济发展面临一些外部挑战,包括世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等,因此广东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更加紧迫。
如何从应用创新迈向原发创新,在芯片、AI、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实现技术破局?如何穿越传统外贸“红海”,迈向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蓝海”,实现模式破局?如何持续激发奋斗精神,在日趋激烈的经济产业竞争中找寻新机,实现思维破局?广东需要与粤商一道,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谋篇布局未来产业”的思路上,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科技要素含金量。
对广东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而言,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持续释放民企活力是关键。9月15日公布的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广东有54家企业上榜,其中半数以上为民营企业,广东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势头进一步彰显。
新质生产力加速打造,需要生产者、生产要素和生产机制的全面创新。华为、腾讯、比亚迪等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优异,更在全球创新竞赛中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转变。华为上半年研发投入969.5亿元,占营收22.7%;比亚迪研发投入309亿元,同比增长53%;腾讯累计专利授权超4.6万项。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最终需要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提能级、优结构为落脚点。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而今年1—5月,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梯队。广东如何发挥好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构筑起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谋划新局?当前,广东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具备雄厚基础、强大底气。如何更好解决迅猛发展过程中的堵点卡点?未来的广东,不仅需要继续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新质生产力,更需要支持粤商发展壮大,通过进一步集中力量、集聚资源来解决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等方面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
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能级持续提升和结构迭代升级,需要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需要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更需要粤商群体的建言献策和建桥引智。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广东已建立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2024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超1500亿元,落实落细深圳、横琴、南沙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持续消除市场准入显性和隐性壁垒;还支持民间资本参股投资核电、高铁、风电等重大项目。民营企业家是广东经济在稳增长之时,谋划未来、创造新局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体制机制活、探索意愿高、创新效能强、经济绩效足,理应在广东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
广东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粤商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立足广东、面向世界。可以预见,粤商们通过世界粤商大会这一重要平台,共商合作,积极投身于广东高质量发展,成就一流事业、造就一流企业,将有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向国际一流湾区加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