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守护
乐享假期
国庆中秋假期心理调适
国庆中秋假期马上来临,你准备好怎么过了吗?
国庆节、中秋节不仅是放松的好时机,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重要时刻。面对放假期间学习和生活的变化,我们应该如何维护和调适自身心理,保持阳光心态呢?
假期前,请查收这份假期心理调适指南吧!
1
规律作息,合理休闲
让生活“优”起来
积极情绪不仅可以缓解焦虑紧张的心情,还能帮助我们提升免疫力,而健康规律的生活和合理的休闲方式可以强化自己的积极情绪,提高对生活的控制感与意义感。
2
调整情绪,阳光心态
让情绪“亮”起来
受各种因素影响,我们的假期生活可能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这或许会令我们感到烦躁、焦虑、迷茫。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主动觉察、感受自己的情绪,试着理解它们为什么存在。同时,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调节能力,做到谨慎而不紧张,积极而不焦虑。
当出现消极情绪时,允许自己宣泄情绪,并寻找他人的陪伴,也可以采用适度运动、欣赏音乐、阅读书籍、自我暗示等方法自我调适,还可以绘制以上积极能量瓶,积攒快乐行为。具体做法是:每天在瓶子下方写下让你感觉快乐的行为,并用不同颜色的笔为你的能量瓶涂色,瓶子越满代表这个行为给你的快乐越多。
3
合理规划,自我提升
让计划“动”起来
每一个假期的时间都过得飞快,许多同学在假期刚开始,是享乐主义者,等假期快结束了就变成了“作业堆成山,啥也干不完”的悲观主义者。其实,我们可以轻松面对眼前的这些“学习任务”,它们可以不是“负担”,而是“陪练”或者“营养”。我们要明白自己做作业的目的,应该是温习、拓展、挑战,而非“向老师交差”,因为学习永远是你自己的事情。
那么,如何实现假期的自我提升和学习的“弯道超车”呢?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过:“不可量度的东西就没法管理。”因此,我们可以制定几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即让学习任务可视化。根据重要性,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尽可能详细到每天,以自律打卡等形式坚持完成。
4
寻求帮助,获取支持
让意识“提”起来
当情绪难以自我调节时,主动寻求支持是明智的选择,学会积极寻找朋友、家人、老师的帮助,倾诉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增强心理防护与自助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比如深呼吸、冥想、散步等,这些都有助于缓解紧张和焦虑。
5
劳动为乐,提升技能
亲子关系“和”起来
国庆假期时间较长,同学们在家里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例如收拾桌子、洗碗等等。也可以和尝试和爸爸妈妈一起共做一道菜,化身“小厨神”,既能提升自己的劳动技能,也能充实自己的居家生活。
为了减少亲子冲突,我们要与父母建立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的桥梁,遇事少一分恼怒,多一分协商,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倾听,在我们与父母的意见表达中,找到矛盾分歧点,努力寻求方法解决问题。
6
远离网络,亲子陪伴
孩子心灵空白“补”起来
很多孩子沉迷网络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在亲子关系或同伴关系中没有得到支持和温暖,因此,父母应尽量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并不是简单的陪同,而是要与孩子有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流,以及行为的互动。在陪伴中引导孩子调整兴趣爱好,填补孩子心灵空白。
7
亲近自然,强身健体
让自己的身心“松”起来
没有出远门计划的家庭,带着孩子在家附近寻找大自然是十分不错的选择,去公园里踏青、爬爬山.....
花草树木、虫鸟禽兽、山川河流都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礼物,走进大自然,与自然进行连接,让我们的身心得以放松。
国庆中秋假期
让我们用心陪伴孩子,
一起探索、学习、成长!
愿这些建议能够帮助您和孩子,
度过一个愉快、充实的双节假期!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编辑:王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