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能相信?停车不到5个小时,竟然要面临2147万元的天价停车费,也就是说每小时停车费用将近430万!
这种“荒唐事”,还真让一位四川的游客碰到了。
当看到手机上显示的那一长串数字时,想必该游客的内心也是五味杂陈的吧。
那么,这究竟是咋回事呢?天价停车费究竟是从何而来?事情最终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9月28日上午,一位四川游客在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景区外的停车场,经历了他此生最不可思议的停车缴费体验。
停车4小时54分,扫码支付时屏幕上赫然显示需支付21474836.47元。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竟然还是使用5元停车券减免后的“优惠价格”。
这位游客在视频中无奈地说:“我都被震惊到了,目前还不敢取车。”
从游客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支付界面明确提示着“金额过大,缴费前请确认”。
这个异常提示与高达八位数的停车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任谁看到这样的数字都会心头一颤。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在收费场所停过车,像我所在的四线小城市,停车费用最贵也就每小时几块钱,而且系统还设置了上限,也就是说停一整天,收费也就才二三十元。
像这种每小时400多万的停车费,我是想都不敢想。
那么在正常情况下,瓦屋山景区周边的停车场收费是多少呢?
对此,有的人就发话了,在停车场里停满12个小时,最高收费也就是20元。
按照这个标准计算,停车不到5小时,实际应付费用应该不超过10元。
而系统显示的2147万元,是正常费用的200多万倍。
看到这里,我就不禁想问,该游客停在这个停车场里的、难不成是黄金打造的跑车?或者说,难不成将还存在着某些隐形消费?
可就算是有隐形消费,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游客,哪有按“千万”这个单位开算的呀。
就算是真的存在“载客”的情况,也没有这种往“大动脉”上砍的情况吧?
随着该游客在网络上传的视频引发热议,对于瓦屋山景区自然也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可不管是该景区的负责人、还是普通工作人员,心里也是憋了一肚子委屈。
因为他们认为,这压根就不关景区的事,这条视频给景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纯属“无妄之灾”。
这里边到底有啥说法呢?
就在当天,瓦屋山景区工作人员就对此事做出了回应。
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这不是我们景区的停车场,是景区外面的,我们也管不到人家。”
这种回应,显然包含了“划清界限”的意思,毕竟已经强调了“涉事停车场不属于景区管理范围”。
与此同时我也了解到,景区内部确实设有专门的停车场。
而且,该停车场的收费标准也是公开透明的,日间停车(早上7点到晚上19点)费用为20元,过夜停车则要在“日间停车收费”的基础上,再加15元。
也就是说,停满一整天也就才35元,压根不存在停车5小时收费2147多万元的情况。
我还发现,景区内部停车场一直都有人员值守,相对来说比外部的停车场管理更加规范一些。
而当被问及天价停车费时,景区工作人员直言不讳地说道:“那应该是外部停车场计费系统出现了问题”。
“他怎么可能付2000多万的停车费?他就是点开了(手机支付界面)而已。”
仔细想想也是,如果我碰到了这种情况,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也不是支付费用,而是联系相关部门、或者是停车场管理人员进行确认。
毕竟我就是个普通的打工族,哪有那么多钱付停车费?
再者说了,就算我有那么多钱,面对如此不寻常的收费标准,自然也是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的。
很明显,此次事件就像这名景区工作人员说得那样,大概率是停车场计费系统出现了问题。
这也暴露了其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但是,比技术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各方的回应态度。
在我看来,景区方面的回应、虽然澄清了不是自己的责任,然而那种“与我们无关”的撇清态度,还是多多少少让人感到心寒的。
作为当地旅游的主要吸引物,瓦屋山景区是否对周边服务、以及包括停车场在内的设施负有某种程度的监督责任呢?
目前没有全国性的统一法律直接规定,景区必须对非自营的外部停车场承担监督责任。景区外部周边的停车场,监管主体大都是当地政府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是交通部门等等。
但在我看来,即使停车场不在景区直接管理范围内,他们也有义务协助、配合政府部门进行监督,毕竟周边的停车场地理位置与景区游客息息相关,景区至少应当为游客提供明确的指引和警示。
更何况,这起事件已经对“瓦屋山”这个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起事件虽然有些滑稽,却折射出目前旅游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随着自驾游的普及,停车场已经成为旅游体验的重要一环。
然而,现实中许多景区的停车场管理却远远跟不上需求。
我认为,游客们的旅游体验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从游客踏上行程开始,到返回家中,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整体的满意度。
停车场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却是游客接触当地服务的“第一站”和“最后一站”。
正因如此,无论是景区内部还是外部的服务设施,都应该纳入旅游管理的整体考量之中。
换一个角度来讲,这起事件也反映了技术方面存在的弊端。
在电子支付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对技术的依赖越来越深,但技术故障却时有发生。
当2147万元的停车费出现在手机上时,真实地反映了技术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困扰。
回到事件本身,那位游客应该没有真的支付那2147多万元停车费。
而涉事停车场的管理方,直到现在仍未公开露面,仿佛这场风波与他们无关。
免责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为【大风新闻】【珠江新闻】【海报新闻】权威媒体报道,为提高文章可读性,细节或许会存在润色、图片来自网络。本文旨在弘扬社会正能量、无任何不良引导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侵权、或者是带来不良影响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文作者将在确认信息属实后进行删除。
详细信息源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