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扎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我院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健康热门话题,特推出
《逸仙科普》
栏目。
秋水仙碱是痛风患者的“救星”还是“隐患”?今天,逸仙君带大家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痛风急性发作时的钻心疼痛,让无数患者把
秋水仙碱
当作 “救命稻草”。
但至今,仍有很多患者不知道,这种看似普通的痛风药,屡屡登上“中毒黑名单”:近年秋水仙碱急性中毒的报道呈上升趋势,且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
有人因为它的副作用而腹泻不止,甚至还有人因它进了ICU。
2022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第一版)》中,秋水仙碱赫然在列。该药不允许网购,就怕被误服中毒。
有多神
用药数小时,剧痛减轻
“痛风时疼痛不止,其实是尿酸盐晶体在关节‘兴风作浪’,引发炎症,让关节红肿热痛到怀疑人生。”
风湿免疫科医师欧阳志明
解释,秋水仙碱主要通过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从而迅速控制痛风急性发作时的关节炎症反应,缓解红肿热痛症状。
其神奇效果在于,能精准阻止免疫细胞聚集,切断炎症因子释放链,迅速“扑灭”关节大火。
迅速止痛,价格还比较低,难免让它成为痛风患者喜爱的止痛药。
急性发作12小时内用药,多数轻症患者在6~24小时内感受到疼痛
减轻
,24小时内炎症反应明显减轻。
有多毒
良药与毒药,就在一线之间
秋水仙碱虽好,但却是真的有“毒”。
欧阳志明医生解释道,过量使用秋水仙碱,会抑制部分快速增殖细胞(如胃肠道黏膜细胞、骨髓造血细胞、肝细胞等),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同时可能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及全血细胞减少。
腹泻是秋水仙碱常见的不良反应,轻微时一般无需停药,但严重时(如血性腹泻、持续呕吐、肌无力、皮肤瘀斑等)可能提示中毒,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关键是,它的‘治疗窗’太窄了。”欧阳志明医生语气凝重地说。
“秋水仙碱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在医生指导下的小剂量使用是安全的,但是当一次性口服超过0.5毫克/千克(体重)时可致死!”
这意味着,剂量稍有偏差,即可能从“有效”转为“中毒”,需严格遵循个体化给药原则,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要警惕
照着说明书吃,怎么也出问题
值得警惕的是,部分秋水仙碱的药物说明书指出:“每小时吃1~2片,直到症状缓解或出现腹泻。”
这跟临床诊疗指南的要求并不相同。
“说明书指示的用量太危险了,不少患者就是自行购药、参照说明书服用,导致过量而中毒的。”现实中不乏这样的案例。
2024年,浙江杭州75岁的江大爷痛风急性发作,脚趾疼痛难忍,一连吃了12颗秋水仙碱,结果,严重腹泻、打寒战,被医生判断为脓毒血症、肝衰竭,送入了ICU。
2017年,江苏常州,16岁的王某网购秋水仙碱并服用了2克,其后恶心呕吐、腹痛、胸闷,虽然及时去医院治疗,但由于病情急剧发展,最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不幸身亡。
3要点、1张表
教你正确用药
“秋水仙碱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万能神药。”欧阳志明医生提醒,想安全用好它,做好3点——
第一时间找医生:
首次用药必须明确剂量,尤其是肝肾不好的人;
定期抽血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
前3个月每月查一次,稳定后每3~6个月复查;
别靠药“硬抗”:
控制海鲜、啤酒、内脏等高尿酸饮食的摄入,积极减重。
具体怎么用?参考下表——
秋水仙碱的用法用量
痛风急性发作时间
推荐方案
禁忌操作
发作前(降尿酸初期预防发作)
每次0.5毫克,每日1~2次,连服3~6个月
其间不可服用其他药物,如克拉霉素、环孢素等
发作时(最宜在痛风急性发作12 小时内开始用药,超过36 小时效果明显下降)
首剂2片(1毫克),1小时后加0.5毫克,12小时后按照0.5毫克,每天1~3次
忌每隔1小时吃1片!
注意:肾功能不好者慎用,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注意了
这些用药“雷区”,别踩
把它当降尿酸药天天吃
真相:
秋水仙碱的主要作用是止痛,不能降尿酸。长期吃秋水仙碱会让尿酸越积越多,使人长出痛风石,以致关节变形。
正确做法:
有降尿酸治疗指征时,在抗炎、镇痛治疗2周后酌情使用降尿酸药物(遵医嘱使用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药物)。
拉肚子=有效,忍忍就好
真相:
轻微腹泻是常见不良反应,但如果一天拉肚子5次以上、大便带血,应马上就医。这可能是胃肠黏膜被“烧穿”的前兆。
专家简介
欧阳志明
风湿免疫科
主治医师、硕士
专业特长: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血管炎、成人still病等疾病。
社会任职:
广东省药学会风湿免疫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风湿免疫分会委员。
学术成就:
以第一/共一发表高水平及中文论文14篇,参与专家共识2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
出诊安排:
北院区(周二上午、周三上午);花都院区(周五全天)。
点击